第(1/3)頁 “什么?他們都白蓮教反賊!沒有搞錯吧?四川這里的白蓮教反賊不會那么有種吧?” 吳三桂眼珠子瞪得老大,看著官道兩邊山坡上擁擠著的烏泱泱一大片的“白蓮教徒”,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屬下沒有搞錯,他們在唱《迎明王》啊,還什么明王來了分田地的......一準是白蓮教徒!” 和吳三桂說話的是個四十來歲,做文士打扮的男子,名叫劉茂遐,字玄初,是四川重慶府人,中過秀才,在張獻忠入川的時候投靠過劉文秀。因為是川人,在大西、大順的陣營中都不得用,所以就在六年前以四川義民的身份投到了吳三桂門下。 而吳三桂和他交談之后,發現這個人對四川的地形和各地的人口財賦極為熟悉,而且也了解大順的各項制度體制,是個非常難得帶路黨。所以就加以重用,讓他當了自己的幕僚,還給他保了個掛名的知州(安西境內的州)。 他琢磨了一下,又對吳三桂道:“國公,這四川的白蓮教徒和流寇是死敵,已經在大劍山舉兵,也許以為朝廷會因此重用他們吧?” 吳三桂一瞪眼,“那怎么可能?流寇是反賊,白蓮教也是反賊啊!” 吳三桂這時忽然想起《迎明王》的歌謠是吳梅村創作的,所以拿來唱的不一定是白蓮教徒,于是就吩咐劉茂遐道:“初玄,你還是去問問他們......一定要問清楚,不能冤枉了好人。” 劉茂遐拱了拱手,就翻身下馬,然后快步向前走去,到了帶頭的王有文跟前,張口就問:“老頭兒,你老實講,你是混白蓮教的么?” 王有文聽了這問題嚇一跳,怎么就混白蓮教了?他好好的大順良民,不,是大明良民,怎么就成白蓮教妖人了? 他連忙擺著手道:“沒得這事,我怎么是白蓮教呢?我是讀書人,還考過秀才,怎么會是白蓮教?” 劉茂遐瞅了眼這個又黑又瘦,一看就是經常下田干活的老農民的家伙,皺眉問:“你真是秀才?那個府的?” “我是成都府華陽縣的!”王有文一說起華陽縣,眼淚忍不住就下來了,“原本好好在城里住著,結果遇上了殺千刀的李闖賊,一家老小都趕了出去種田,秀才也不給考了,大把年紀還要服格老子的徭役,給軍前運糧,川人苦啊......天天盼著王師來救,終于給盼來了......我怎么會是白蓮教妖人呢?” 真的是搞錯了?劉茂遐還是有點吃不準,于是又問:“你既然不是白蓮教妖人,那為啥子唱《迎明王》呢?” “這《迎明王》不是迎大明的王師么?” 劉茂遐給這問題氣樂了,看著王老頭道:“你個老頭兒糊涂,連明王和大明天子咋都分不清呢?鬧了幾百年的明王降世你不曉得?而且還明王來了分田地......大明天子來了會給你們小老百姓分田?那有那么好的事情?” 聽劉茂遐這么一說,王老頭也覺得自己唱錯歌了。大明皇帝的確不會給貧苦百姓分田地的,不給你們加征加派就不錯了,怎么可能分田地? 想到這里,他趕忙轉身對還在胡亂唱歌的老百姓用力揮手:“不要唱了,不要唱了,跟著我喊:大明皇帝萬歲,萬萬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