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陜南之役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前線已經竭盡全力,”朱慈烺說,“如果能在東線搞點事情出來當然是大大有利的,你們要努力為之,如果需要調動陸軍,就去和兵部李巖、軍師封思忠商量!” “臣等領旨!” ...... 大明的特務機關正籌謀著要利用匯集虎牙山一帶的“荊楚好漢”釣一條大魚的時候,傳說當中的李公子,已經悄悄潛入了荊州府城江陵。 說是悄悄潛入,其實也不是穿著夜行衣翻墻入城。這位李公子可沒那么大的本領,而且也沒有必要。因為大明朝的邊境管理是很松的,而且也不限制人員流動。雖然大順和大明的東部、北部邊境上常年劍拔弩張,進出不便,但真的難不倒大順的暗探細作。 他們一般都會取道安南或是暹羅進入大明。走安南的話,則是從梨花江口岸通關,然后花點錢做個安南身份,再以經商的名義進入大明。進入大明后,在直省范圍內,基本上就是隨便溜達了,只有少數的禁區去不得。 走暹羅的話就更安全了,從緬甸出海到普吉島,然后再進入西洋軍的地盤。說是從廣東或福建什么地方漂來的,就能辦理戶籍(基本沒有人去調查),然后拿著西洋軍的戶冊就能“回籍走動”。進入大明后一樣隨便可以在所有的直省范圍內溜達...... 而這位要辦大事李公子則是拿著西洋軍的戶冊,從廣東進入大明的,當時還遇上了天竺公主妮莎到訪,跟著看了一回熱鬧??赐隉狒[后,他就北上進入了湖廣,為了安全起見,并沒有進入大明西都武漢府,而是走湖南入了荊州。 一路上他都在考察大明的農村和農業——這位李公子可不是一般的流寇,而是一個對財政和農事非常有研究的流寇。這李公子姓牛......這話有點奇怪,但他真的姓牛,是牛金星的幼子,單名一個介,名叫牛介。 他們老牛家在大順這里算是文化人,父親牛金星是大順的左輔大學士,也就是宰相,兄長牛佺是戶政府尚書。而牛介則是在大順入川后才成長起來的“二代”(牛佺并不算二代),能文能武,少時跟過不少四川名儒習文,后來又入昆明講武堂習武,講武堂畢業后先從軍,后又入戶政府做貿易——就是和大明的貿易,這既是為了通有無,也是為了搜集情報!所以他對大明的經濟特別是工商業的繁榮是非常清楚的。 而這一次的湖南農村之行,又讓他對大明的農業和農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大明的農事很強,但是不均。強在大農很多,有財力往農事里面投入,所以農具、耕牛、耕馬、磨坊、水利設施等等,都比大順那邊好得多。 但是大農太多太強也造成了小農大量破產,土地日益集中,失地農民衣食困難......這就是大順朝的機會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