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攤開一張荊州府的地圖,就不難發現虎牙山還真是惹是生非的好地方。這里是個“三不管”的地兒,雖然在行政區劃上屬于夷陵州,但實際上的位置卻在夷陵州、宜都縣、長陽縣等三個州縣的交界處。而且這地方還是江漢平原和鄂西山區的交匯處,還挨著長江水道,隔著長江就是連綿不絕的荊山。在虎牙山附近,附近還有一條通往施州衛的清江。 虎牙鎮就在虎牙山腳下,緊挨著長江碼頭,交通上可算是四通八達,也就難免魚龍混雜了。 而這么一個南來北往,魚龍混雜之地,長期以來,卻沒有受到夷陵州衙的嚴格管制——和如今大明大部分的縣級屬州一樣,夷陵州的自治程度很高。州官是地方上的納稅大戶推舉,再由湖北省和荊州府審查,最后上報朝廷后由朝廷委任的。 只要夷陵州能完成稅額,朝廷也就不怎么管行政了。至于地方的治安,則是由荊州府的警巡衙門、法司衙門、判官衙門和守備衙門直管的。不過荊州府的財力有限,而且還負擔著西面地處長江前線的巴東、長寧、歸州、興山等處的治安,也就沒太多的余力管夷陵州的虎牙山了......只要當地的地頭蛇(以丁扒皮為首的一群農場主)能維持好表面上的平穩,荊州府的老爺們也就懶得多管閑事。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荊州府也的確疏忽的厲害,虎牙鎮這里,都成了反賊大本營了。一到夜里,不知道有多少快船快馬在虎牙鎮周圍的平原、山丘和江面上往來,傳遞著各種各樣的消息。荊州府的治安四衙居然一無所知......至少在虎牙鎮上的好漢們看來,官府什么都不知道! 李公子乘坐的快船,也是在二月初十入夜的時候,才神神秘秘的靠上碼頭的。 船才一靠上碼頭,就有一群帶著腰刀,衣服鼓鼓囊囊,里面多半穿著鏈子甲和棉甲的漢子圍了上來。 這群人牛介手底下那個胖乎乎的商人模樣的人從船上下來,才恭敬的拱手行禮,然后退在一旁。其中還有一人湊到胖子身邊,和他低聲交談幾句,又往鎮子里面奔去。 牛介也從船上下來了,看了看四周,發現了好幾處明哨暗哨,其中還有幾個背著火繩槍。 “劉胖子,”牛介低聲問那胖子,“你的人都到齊了吧?” “都到齊了!”劉胖子道,“總共1014人,都齊了!” 這1014人才是這一回“虎牙山起義”真正的骨干!而且也是大順戶政府貿易司多年布局的成果——可別以為大明的刑部、錦衣衛、東廠都是不作為的瞎子和聾子......這些年壞在他們手里的大順細作也數以千計! 在這1014人的身后,至少有兩三倍的大順英烈。 不過只要能在荊州轟轟烈烈的鬧一場,英烈們的血也就沒白流。 在牛介前來虎牙山的途中,他的手下已經把明軍攻入漢中的噩耗告知他了——他的手下當然不知道尚可喜、尚之信在漢中陣亡的事兒。這是保密的......現在大明朝廷公開的小道消息,還是形勢一片大好! 是大好,不是小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