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應該是一個有一億人甚至一億幾千萬人參與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吧?” 看完了《大明通史》對發生在大明境內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情況的描述和一大堆的數據,朱耀飛也忍不住發出了贊嘆。 在另一個版本的歷史上,發生在歐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所波及到區域,僅僅是西歐,也許還有東歐和新大陸的部分區域。有幸參與其中的人類,往多了計算,也不可能超過五千萬。 而發生在大明東南的工業革命,起碼有一億人參與其中!因此這場工業革命所提供的力量,一定也被放大了幾倍! 當大明帝國的統治者們第一次擁有了這種看起來可以無所不能的力量的時候,內心的膨脹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大明帝國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嘛,怎么可能沒有經濟危機? 雖然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出來的生產力在21世紀的人們看起來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世界上頭號工業強國的鋼鐵總產量,也就相當于21世紀的一家奄奄一息的小型鋼廠的產能...... 但是對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人類而言,工業化的生產力實在太驚人了!以至于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要面對東西太多了該怎么辦的難題? 所以經濟過剩的痛苦是大明東南的人們必然要經歷的! 當然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過剩危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剩,而是需求不足條件下的過剩。而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當然是勞動人民的低收入了...... 勞動人民那么多,工人運動又沒興起,還能指望大明的黑心資本家給下面的勞工開高薪?那是不符合科學主義的...... 而大明的統治者們面對經濟過剩和水深火熱的東南勞動人民,會干些什么,用腳后跟都想出來了! 朱耀發嘆了口氣,繼續往下瀏覽。 下一個章節并不是說經濟過剩和向外部轉嫁危機的,而是介紹起了18世紀世界局勢的演變。 18世紀的世界局勢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兩極對峙,間有緩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