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包括奧地利大公國和英格蘭共和國這兩個中立國,以及夾在基督教世界和天朝文明當中搖晃的俄羅斯帝國,還有那個早就被揍得奄奄一息的奧斯曼帝國,都先后卷入戰(zhàn)爭。 羅馬西帝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遭遇了先勝后敗的命運。戰(zhàn)爭剛開始的時候,羅馬西帝國借助自己規(guī)模龐大的常備軍,迅速攻入了奧地利大公國,包圍了大公國的首都維也納。隨后又殺入羅馬東帝國的工業(yè)中心波希米亞,將之完全占領。 被西帝國的進攻打懵了的塞爾維亞王腓力二世(腓力一世和瑪麗亞.特蕾莎的兒子)不得不提出求和,表示愿意放棄攝政王的頭銜。 如果路易二世肯見好就收,這場戰(zhàn)爭也就打不了12年了,可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路易二世拒絕了腓力二世的條件,而且還宣布吞并波希米亞王國和奧地利大公國,將兩者都變成了羅馬行省。 這下可就捅了馬蜂窩了! 本來將這場戰(zhàn)爭看成波旁王朝家務事的奧地利和波希米亞人民的愛國熱情一下都被激發(fā)出來,開始奮起抵抗! 而匈牙利、塞爾維亞、克羅地亞的貴族一下子都有了唇亡齒寒的感覺,全都聚集到腓力二世周圍。一下子讓這個“光桿國王”手頭有了二十萬大軍! 與此同時,原本袖手旁觀的北德意志諸侯國也覺得路易二世有點欺人過甚,全都聯(lián)合起來支持腓力二世,反對路易二世。 而路易二世則拉攏波蘭、尼德蘭、巴伐利亞和瑞典出兵助戰(zhàn)! 而腓力二世則向俄羅斯、英國求救——俄羅斯為了吞并波蘭擁有的烏克蘭地盤和瑞典控制的波羅的海沿岸地盤,就加入了腓力二世一方。 英國則在開始的時候選擇了繼續(xù)保持中立,但是沒過多久,路易二世就宣布對羅馬東帝國實行海上封鎖......這下就踩了以貿(mào)易立國的英格蘭共和國的底線,而且因為宗教問題,英格蘭共和國一直就瞅羅馬西帝國不順眼,同時英格蘭也不希望看到羅馬西帝國一統(tǒng)歐洲。 所以在1758年,英格蘭共和國終于打破了“百年中立”,正式出兵歐洲大陸! 于是,這場波旁家族的內(nèi)斗,終于升級為一場破壞力驚人的歐洲大戰(zhàn),而且還催生了轟轟烈烈的羅馬大革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