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檢沖著孫祖壽贊許地點點頭,道:“孫參議說的不錯,楊先生所獻的大陣要想真正發揮威力,就得有鐵騎配合!如果沒有鐵騎,即便步炮方陣可以擊退東虜馬隊,也沒辦法去追擊啊!最后只能擊潰,不能殲滅。 而且沒有鐵騎遮護,沒有輕騎偵查,咱們對上東虜就是我明敵暗,戰與不戰,就在敵不在我了!” 騎兵就是這個年代的戰場主宰! 騎兵能不能沖垮步陣是一回事兒,能不能主宰戰場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能夠主宰戰場,就意味著擁有主動。擁有戰與不戰,在何處交戰,在何時交戰的選擇權! 所以這個時代明軍真正的主力——九邊將領的家丁,清一色都是騎兵! 當然了,這些騎兵都是所謂的傳統騎兵,或者說是騎士、騎馬武士。他們需要掌握馬上馬下的多種戰技,因此很難培養,擁有他們的代價也就相當不菲了。 但是九邊武將們還愿意拿出辛辛苦苦貪污來的錢去養少數家丁,也說明這些騎馬戰士是物有所值的。 如果他們不養家丁,而是和孫祖壽一樣養好營兵,就會出現缺少精銳騎兵可用的局面——靠大明朝廷發給額兵馬軍的糧餉,即便拿到了足額,也養不出精銳騎兵的。而且明朝的官僚機構也不可能為營兵馬軍提供足夠優質的戰馬,即便大明官府搞來了戰馬,營兵的馬軍士兵也不見得會愛惜。 所以如今這個時代,真正精銳的騎兵,只能出自家丁。 即便朱由檢是皇帝,也只能走天子家丁的路子! 朱由檢頓了頓,道:“所以咱們得盡快把萬戶帳前騎士給招齊了......日前孫應元、周遇吉、黃得功三人上報,說御馬監三營當中應該可以選出三四千戶帳前騎士,這些都是弓馬嫻熟的敢戰之士!若以四千戶計,還差六千戶沒有著落,得去別處招募了。” 御馬監的6500營兵都是騎兵,但還是有良莠高下之分的,要全部招入帳前騎兵萬戶是不合適的,從中選出4000戶應該就是極限了。而且御馬監這個衙門也不會撤銷,還會繼續保留。因為御馬監還負責向各地派遣鎮守太監(監軍太監),這些外派的太監也需要帶上幾個壯士充門面。 所以朱由檢還會給御馬監留下2000兵額——是兵額,不是實數。因為御馬監三營本就有點缺額,從中拉走越4600人(朱由檢在誅滅魏忠賢的時候,從御馬監三營拉了五百多人當自己的保鏢,后來又湊了600整數)后,就只剩下一千幾百人了,余下的幾百空額,就得御馬監的公公們自己去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