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崇禎二年八月初八,府谷城。 府谷城池內外,已經被草草的收拾過了,原來遍布城內各處的尸首,已經被盡可能的挪走。哦,這些尸首并不是朱由檢的帳前軍殺出來的,而是盤踞府谷城的西賊在跑路之前造得孽! 這些西賊說是農民起義,但是其中魚龍混雜,并不全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而是混進了大量的變兵、山賊、走私販,還有各自跑江湖的人物,用后世的話說,就是流氓無產者。而且也沒有一個先進的組織去領導他們,甚至沒有一個可以團結、激勵大家的共同理想。 如果形勢不錯,這幫人也許會想著打天下坐天下的好事兒,還有點規矩。可一旦遇上重大挫折,那就再沒什么能約束他們了......就這么痛快怎么來吧! 所以從黃河河灘上逃回府谷城的各路義軍全都撕掉了偽裝,一入城就開始撒野,搶錢搶糧搶女人,誰要敢攔著他們,當場就一刀剁上去了。 而此時留守城內的還有王嘉胤的人馬,他們大多是府谷當地人。不是“流寇”,是“坐寇”,是把府谷當成根據地經營的。當然容不得外來的強盜搶自家的父老了......讓外來的賊寇都搶光了,他們這些人上哪兒去搶?哦,是去收保護費? 就在朱由檢指揮幾十個少年勇士在黃河灘頭結陣掩護后續部隊渡河的時候,府谷城內就是各方混戰!各路外來的義軍和府谷當地的義軍火并,一直打到兩個團的明軍帳前軍渡河完畢,開始向府谷城東門進發,府谷城內的各路義軍才停止火并,然后帶著搶到的戰利品或是一顆受傷的良心逃散而去。臨走的時候,還沒忘記放火......真是殺人、搶劫、縱火,還有那個啥的,全都湊齊了。 而在這場浩劫中幸存下來的府谷縣城中的百姓,在各路賊寇(包括本地賊寇)跑路后,才打開了府谷縣城東門,哭著喊著把朱由檢的王師給迎了進去。 全副武裝的帳前騎兵,現在就在到處都是一片殘破的府谷城內巡邏穿梭。每個人都昂揚到了極點,眼珠子都快長到頭頂心了。他們現在可不得了啦!他們是天底下最能打的帳前親軍,北汗、東虜、西賊,都是他們的手下敗將!而且他們是越打越能打,這一次上萬數的西賊,還是拒守河灘。竟然被帳前軍的主公朱由檢帶著61個壯士(包括兩個幫著舉盾的文官)給打垮了!而且還是一邊倒的垮下去了。 看來陜西的亂子不值一提,要不了多久,大家就可以班師回朝了! 跟著帳前兵后面渡河的還有榆林和山西的兵,人數不多,也就3000出頭,都是張鴻功、吳自勉、耿如杞和張夢鯨他們四個的親兵,過去在本鎮也都是橫慣了的。 可是現在連府谷城都不讓進,就在城外扎營,還得老老實實的,不敢搶老百姓的東西(其實也沒什么好搶的),更不敢去找朱由檢鬧餉......找死還差不多! 而張鴻功、吳自勉、耿如杞和張夢鯨這四個文武大員,今兒一大早就到府谷縣衙外候見了——這里現在是天子行在了。 這位天子也真是不講究,就在這個燒了一半的衙門里住下了,而且吃喝也馬虎,就和一幫大頭兵一塊兒啃他們從大同帶來的干糧,身邊當然也沒女人陪伴了......那個徐寡婦本來陪著朱由檢出的宣府,但是在大同就分了兩路。 其中楊鎬、劉應坤、劉朝護著徐寡婦和福王世子朱由崧走雁門關、忻州一路南下,現在約莫到了徐溝、汾州、太谷、祁縣、平遙、介休一帶——這些地方盛產奸商!雖然滿清八大皇商都出自那里,使得后世對晉商的觀感很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