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歲爺,本朝宣德五年的時候,就開始實行南軍轉漕、北軍備邊之法。所謂的南軍轉漕,就是將南方的一部分軍隊轉變為漕運軍隊,稱為運糧軍,由漕運總兵官管轄,專門負責往北京運糧。這個辦法既減輕了糧戶的運糧負擔,又給十余萬南軍找了事兒干,可謂一舉兩得......而運糧軍的兵額是12萬人,實數當然沒有那么多。但是把靠著運河吃飯的百姓算上去,100萬人都不止啊!這群人世世代代都靠運河吃飯,早就不會種地,也不懂別的營生,一旦廢止漕運,他們當往何處去?請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操將水師的總兵劉孔昭,正滿臉堆笑著坐在船艙里面,很認真的在給順江東下,去江南化緣的大明天子朱由檢解說著運糧軍的由來和目前的狀況。 現在已經是大明崇禎五年的十月初了,朱由檢已經在承天府和武昌府同湖廣十幾個府的知府還有士紳領袖見了面,并且敲定了大幅增加田稅、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以及巡撫議稅和大府征稅等事宜。 雖然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士紳都和襄陽、武昌兩府的士紳那么熱愛大明,堅決要求多交稅多納糧的。但是2000萬石之數(指入襄陽倉的數目),總算是勉勉強強的談了下來。 而且整頓漢江、長江、湘江等湖廣境內各條水道上的稅關,以及對漢口鎮開征商稅的事情,也都有了眉目。漢口的豪商們都是聰明人,看見漢水上浩浩蕩蕩而來的“要飯船”立馬就服軟了,答應向湖北巡撫衙門繳納每年30萬兩白銀的包稅,而且還湊了100萬兩獻給朱由檢本人...... 雖然朱由檢對湖廣奸商的表現有點不大滿意——奸商畢竟是奸的,比那幫土財主難對付啊! 不過朱由檢還是決定放過這些湖廣奸商(其實他們主要是陜西人),因為他接下去有更難纏的奸商要對付,和他們相比,湖廣的奸商還算是老實的。 而更加難纏的奸商當然就是以鄭芝龍、沈廷揚為首的東南海商了。 他們可不怕什么百萬要飯之眾......你來多少,鄭芝龍都能用船運去大員島開荒。 在崇禎四年閩南大旱的時候,剛剛被熊文燦招安的鄭芝龍就運了幾萬閩南饑民去大員島開墾,甚至還一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光是這幾萬人渡海,鄭芝龍就得拿出十幾萬兩銀子和上萬頭牛!如果再加上船工的開支和在大員島上搶地盤的開銷,至少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開支! 另外,根據熊文燦和龐天壽的奏報,鄭芝龍手頭還有大約三萬人的武裝和數百條船,還裝備了大量的火銃、火炮!再加上大員島上的根據地,朝廷拿這個大海賊根本沒轍。 現在大明朝廷的水師別說和鄭芝龍打,就是比最基本的航海技術,也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啊! 鄭芝龍的船隊是南下南洋,東去日本,往來自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