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南雖好,但陛下不可在此長住!” 終于有忠臣站出來進言了。 敢于犯顏直諫的,是南京兵部尚書兼參贊機務朱燮元,朱老爺子雖是南人,卻有北相,高大魁梧,長須飄飄,目光如炬,往那里一站就是正氣凜然。 可是他說的話卻不對,上輩子朱由檢都在南京住了那么多年,最后駕崩在南京,不也沒怎么樣嗎? “朕為何不能長住江南?”朱由檢看著眼前的老臣發問,“我大明實行的是兩京制,以順天府為北京,以應天府為南京,朕怎么就不能住在南京了?” “陛下,”朱燮元大聲道,“如今遼東淪陷敵手,東虜年年犯境,國門岌岌可危,全賴燕遼將士浴血奮戰,才得保全至今。如若陛下和朝廷南遷,為國守土的燕遼將士還有士氣嗎?薊遼、燕寧一旦有失,國門就將洞開,天下也將為之震動。因此臣請陛下早還北京,坐鎮督戰,以御奴賊!” “可是北京有皇太侄坐鎮啊!”朱由檢說,“自去歲朕南巡起至今,皇太侄和信王已經累敗東虜,國門穩如泰山,而且還奪回了不少地盤,根本不曾有失啊!” 朱由檢對北方的防務是非常放心的! 因為現在不但有逆子朱慈烺,信王朱慈烜,連三太子朱慈炯都出生了......朱由檢已經想好了,等朱三太子長大一些,就封為寧王,去大寧坐鎮,這樣就能高枕無憂了。 “陛下!皇太侄才五歲啊!您怎么能讓一個五歲的孩子鎮守國門?”朱燮元有點急了。 他本來以為朱由檢這個君雖然有點昏,但是軍事能力還是很過硬的! 這從朱由檢兩次在遠離城堡的野戰中擊敗了大股奴賊的滿八旗兵上就能看出來。自薩爾滸之后,明軍懟上后金軍就是敗多勝少,而野戰獲勝的次數更是罕見。可這個奴強明弱的趨勢,在朱由檢上臺后,卻被徹底扭轉。由此可見朱由檢的軍事能力,足可在大明歷代君王中排第三。 可現在這個軍事能力第三強的朱由檢,居然要讓一個五歲的孩子去鎮守國門,實在荒唐到了極點。 “皇太侄雖然年幼,”朱由檢斟酌著用詞,“但是卻有領兵打仗的天賦......以朕觀之,將來在軍略一途上,當極有建樹!” 說著話,朱由檢的面孔上滿是自豪的表情:朕的兒子個個都能打,平遼滅奴,就靠他們了! “陛下,皇太侄將來也許能帶兵,可現在才,才5歲啊!”朱燮元已經被朱由檢的話給嚇到了,這昏君的腦子正常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