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所以后金的八旗兵,包括最核心的滿洲八旗在內,都實行耕戰合一,在農忙季節,只能動員少量的精銳部隊,只有在農閑的時候才能出動大軍。 現在眼看就要過年,過完年就得準備春耕和播種......現在東北的氣候比較冷,沒有辦法種冬小麥和水稻,主要的作物是黃米、小米、大豆、燕麥、高梁這些春夏播種,秋后收割的作物。 不過這些作物也沒法在初春播種——東北的初春還是太涼了,容易凍壞剛剛出苗的作物,通常得等到春夏相交的時候再播種。 所以后金大出兵的時候,一般都在秋后或是夏天......歷史上的甲申之難正好在農歷四月,如果李自成再早倆月或晚倆月入北京,歷史多半就得改寫——十萬人放棄播種或是收割的出兵打仗,可是背了大風險的。如果最后屁都撈不著,回去就得大饑荒,多爾袞說不定就不敢動彈了。 而現在雖然離春夏之交的播種季節還早,但是無論打遼西還是打草原,都不可能那么快結束,只要大出兵,就一定會耽誤播種。 黃臺吉笑道:“大阿哥放心,朕出兵是不會耽誤農時的。”他頓了頓,“每個牛錄出10個正丁,10個包衣,半數去西林河邊,記得帶上燕麥的種子。 還有半數去錦州......就不必帶種子了,不過要從廣寧多搬一些糧食去錦州,要做好長期堅持的打算。” 燕麥對土壤的要求比較低,喜高寒、耐干燥,特別適合在漠南草原上播種,草原上的蒙古人都會種一些。如果對產量也沒啥追求,可以用馬耕的辦法大面積播種,也不用怎么照看,隨便種種就行了。 所以黃臺吉才會讓多爾袞帶上燕麥種子去西林河邊。 至于錦州的地就不種了......因為總是給袁崇煥那個強盜給割走,種了也白種。 不過在錦州屯田的阿敏還是在廣寧的地盤上開辟了許多農莊,用廣寧的糧食養錦州的兵,以保持錦州這個前進據點。 因為分兵屯田的緣故,常駐在錦州城內八旗兵并不多,通常就一兩千,如果發現明軍異動,才會增加到四五千(包括包衣),再多可就沒了。所以存在錦州的糧草并不多,難以應付一萬幾千人的長期消耗。 這次黃臺吉讓兒子豪格打著自己的旗號去錦州,顯然是打算讓豪格當餌,吸引明軍主力來圍攻......豪格好像有點危險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