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格物致知以窮理那么高大上的事情,到朱由檢這里,咋就成了格大炮、格火藥了呢? 大明的重臣們聽了朱由檢的話,都有點......耳目一新!朱由檢的話當(dāng)然沒說錯,格物嘛!大炮是物,火藥更是物,怎么就不能好好的格一下?要是真把大炮、火藥格到窮理的地步,也是很大的道理! 朱由檢嘆了口氣,道:“《孔子遺篇》那么好的東西,竟然蒙塵2000年不見天日,真是太可惜了!我華夏歷代之變故,昏君奸臣所誤有之,格物之法不出亦有之。若《孔子遺篇》早出,強漢盛唐,也許可以延續(xù)到今天啊!” 下面的大臣心說:強漢盛唐要是延續(xù)到今天,您該干什么呀?您不姓劉也不姓李,怕是沒資格當(dāng)萬歲爺吧? 朱由檢并沒有注意到下面某些大臣的古怪眼神,只是自顧自的往下說:“若是才俊輩出,文治大興的宋朝可以得到《孔子遺篇》,宋朝的儒士一定會在格物致知之道上大有成就,靖康之恥肯定不會發(fā)生......更不會有蒙元滅宋之慘事。而本朝如果沒有得到這本《孔子遺篇》,朕之所為,最多能為大明延壽百年,想要延壽三百年甚至傳國千年而不亡,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這個朱由檢居然比逆子更重視《孔子遺篇》,因為他不知道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也不知道民智大開對一個封建王朝意味著什么? 在他看來,歷朝歷代的亡國原因,除了自己作死,基本上就兩個原因,一是窮;二是弱。 而造成窮和弱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格物格不出來,肯定是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格物格好了可以大大提升生產(chǎn)和軍事,生產(chǎn)上去了,就不窮了。軍事上去了,就不弱了。 如果國家既富且強,又有什么理由會滅亡呢? 那個宋朝不就是因弱而亡的嗎?如果格物把線膛槍、青銅炮、開花彈什么的都格出來了,北宋軍隊扛著線膛槍,拉著青銅炮,打著開花彈去北伐,契丹早就給打沒了。就是蒙古也頂不住啊,成吉思汗也得跪! 而上輩子的大明則是因為窮而差一點窮死的......而不大會格物,其實也是窮的重要原因。 在個窮可不僅僅是朝廷窮,朝廷窮是因為各種制度上的問題。而天下窮,則是不會格物的問題了——世界那么大,活人的地方那么多,為什么在西北、中原奇荒不止的時候,人都無處可去,只好造反了呢? 而且上輩子后金的入寇,流賊的破壞,也加劇了窮。而后金和流賊,也都是可以用格物給格掉的......所以在朱由檢看來,不會格物,就會造成貧和弱,積貧積弱,必然會滅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