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錦織公主聽了卻是更加傷心起來: “先生可知,這件錦衣上本宮所繡的這一龍一鳳究竟是所指何人?” 武維義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既然是公主當年送予你父王的壽誕之禮,這一龍一鳳自然是指你的父王母后?” 公主卻搖了搖頭,回答道: “其實我與兄長杜疆,雖非親兄妹,卻也是從小一起伴著長大的。杜疆之父與本宮的父王乃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們家雖是個庶出,卻是由父王的母親一手撫養長大的。當年,庸國為秦、楚和巴國三家合力所剿。庸人四處流竄,其中一支便入了蜀國。我父王素來仁慈,劃地以供庸人自給。誰知那庸人最后也是狼子野心,竟與巴國聯合起來在我蜀國境內為亂。于是父王便拜杜疆之父為將,執掌蜀國兵勢抵御巴,庸來犯之敵。最終雖是獲勝,但杜疆之父卻是以身殉國,馬革裹尸而還。其夫人因悲痛過度,最后竟也是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只留下獨子杜疆年紀尚幼,于是父王便將他一直領養在了身邊。父王無子,因此一直將他視為己出。而兄長也一直十分勤奮刻苦,文韜武略皆深得精義。而與本宮這個妹妹的關系其實也十分融洽。這錦衣之上的一龍一鳳,其實本宮所繡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與兄長杜疆。” 武維義聽了公主說的這些故事,卻又是疑竇叢生: “那依公主所言……王子他……如何會變成如今這般田地?” 公主嘆了一口氣,顯得一臉的無奈: “父王逐漸年老體弱,許多事情開始覺得力不從心。見王兄為人果敢,處事頗有章法。于是決定將杜疆立為監國,總攝國中政務。伊始,杜疆哥哥為政勤勉,事無巨細皆是要由他親自裁奪。可能是因為此后蜀中事務過于紛繁復雜,王兄的性情便是逐漸起了變化。此后,又不知從何處,我們蜀國來了一名妖人。自稱是什么……神教的,竟也有些冶鐵造物的本事,之后被王兄所召見。聽說此人之后便是頗得杜疆兄長的信任,被兄長拜為國師。此后,王兄就變得越來越乖張暴戾起來,時至今日更是變得如今這般不可理喻了?!?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