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初次見識了武維義的這一番的運籌帷幄,杜宇對武維義可謂是深信不疑。于是,便決意聽從武維義的建議回馬郫城。此號令一出,眾將士與一同隨行的百姓們便紛紛于青城山腳下的營寨之中開始忙碌的整頓收拾起來。只見有人從坡上將此次立了大功的“噴火器”給推到了營中。眾人見到此物樣貌奇特,便頓時紛紛湊上前去一睹其貌。 只見這個能噴火的器具卻是像極了一頭牛的形狀,熟銅的柜體,立有四腳,柜體上方的前后設有兩個錐筒,前筒大,尾筒偏細,尾筒后又開有一個小竅,如黍粒般大小。前筒為圓口,徑約半寸,筒側開有一處小口連著蓋,為注油處。前筒朝外又橫置一條唧筒(原始活塞機械),與柜體相通。 只聽眾人在一旁七嘴八舌的驚嘆道: “這東西可真是好使!真是沒想到,這東西竟然真的能夠御火!武先生能造出這種東西,當真是天神下凡吶!” 武維義在一旁聽見眾人議論紛紛,便上前去向眾人解釋道: “非為神跡,此物名為‘猛火油柜’。” 只見武維義將柜體的注油口打了開來。隨手從地上撿起一根枝條伸了進去。待他將枝條抽出,只見枝條頭端沾有一層黑色油狀的粘稠液體。 “此物便是猛火油,以氣馭之,再遇明火,便能化油為火,噴涌而出。先將后筒小孔以塞堵之,利用此唧筒(活塞)向柜內運氣。再以明火之物在筒外引之。柜內氣盛而驅猛火油沖破筒口塞物,火龍卷便可自筒口噴射而出。” 武維義一邊說著,一邊將噴嘴朝著開闊地,又操作演示了一遍。果見有一條火龍卷自小孔噴射而出,所掠之處瞬間便化為了灰燼。眾人眼見為實,連呼奇技。 “其實,武某也只是在前幾日與家臣墨翟在此巡山視察地形之時,突然發現此地有一口黑油井露于地表之上。便與他說起此為猛火黑油,并分說了些許想法。我也是沒想到那墨翟竟真的便動手鉆研起來,又是鑄模又是燒火澆銅,便是造了一臺出來。若要說這奇技奧妙,鬼斧神工,那可就非墨翟莫屬啦。” 正當眾人還團團圍在那對著猛火油柜贊不絕口,卻聽到山坡之上傳來一陣清脆的羌笛之音。 眾人止住了議論,尋著聲音抬頭望去,卻見原來是杜宇正獨自一人站在小山坡上吹著羌笛,笛聲悠揚而婉轉,其中又隱隱透著一股憐憫憂郁之思。 與眾人一同回望坡頂,聆聽了片刻,武維義深知公主此時心情必是五味雜陳的。父王薨斃卻不能進人子之孝,分明是兄妹,卻要在此地刀兵相見。自己只求避禍,屆時又不得不流落于他處暫避。莫說是她,便是草木之人,鐵石心腸,又豈能不令人動容哀嘆。 武維義便登上了山坡,來到了杜宇的身后,向公主小聲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