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改制-《北齊帝業》
第(1/3)頁
在初夏的日光之中,大殿巨柱之上雕劃的草木魚蟲熠熠生輝,更顯宏偉。無人說話,高颎感覺到背后的壓力,努力站直了,朝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潤。
這是他的一場政治豪賭,如果能贏,右相之位就是板上釘釘,如果輸了,高颎就會落得個破鼓萬人捶的下場,屆時恐怕滿朝諸公都會視其為寇仇,欲除之而后快。
有大風險,但是值得,宦海之中浮沉的人,誰不想做宰相?
他了解陛下,和其他建了一兩場大功就志得意滿的君王不一樣,皇帝內心積淀著太多憂愁善感、太多的憤怒不滿,他需要一個能干的臣子,在他需要的時候站在第一線為他沖鋒陷陣。
一如當初的祖相!
懷著無盡的期盼,高颎小心翼翼地抬起頭,皇座之上的帝王緩緩翻動奏章,透過御階前的升起的裊裊香煙,依稀可以看到陛下肅穆的表情。
“唔,改革稅制、推廣戶籍法、均田法。”陽光里,高緯闔上奏本,淡淡地望著高颎,“這推廣戶籍法、均田法朕都理解得了,但改革稅制,牽扯還是大了一些,不說朕還不甚明了,想必列位諸卿也是一頭霧水。高颎,你起草的奏本,你來給大家講一講你的本意。”
高颎知道這是皇帝給他一個圓回來的機會,心里感激莫名,拱拱手道:“陛下容稟,自漢代以來,戶口冊籍分為士、庶,士族自己可擁有田地,可蔭親屬,稱為‘蔭戶’,可以不納糧、不出稅,而庶民要向國家繳納十之五六的賦稅。”
這個話頭一出,許多臣僚不約而同將眉頭皺了起來,皇帝依然面無表情,高颎頓了頓,接著說下去:“乍一看,這很合理,并沒有什么,但亡國之患恐在其中矣……須知,‘蔭戶’也分兩種,一種是蔭親,九品官亦可蔭三代,一種是蔭客,即士族所屬的部曲(與奴隸相當)。”
“士族和蔭戶不必出稅,庶民要出稅,士族固可免稅,朝廷也明令限制了士族擁有田畝的數量,問題在于,士族可蔭庇他人免稅,一個士族的大家庭就可以蔭蔽幾千戶‘蔭戶’,因此朝廷的賦稅擔子便向窮苦庶民傾斜,庶民無奈,只得圖謀成為蔭戶,朝廷所能征得的賦稅就更少……”
“——高侍郎,”聽到此處,終究有人按捺不住,冷冷出聲詰問:“高侍郎學問廣博,洞見極明,下官佩服。但高侍郎要知道,所謂均田制,便是要讓全天下,無論官民、貧富,一律平攤賦稅,目的便是要使雄擅之家,不但有膏腴之美,更要有傾畝之分,使貧微得恤,貪欲可抑。我朝沿襲前魏制法,推廣的也是均田制,高侍郎用漢末魏晉的例子來舉例,是不是跑題了?”
“前魏的均田制之用意不是在于田畝絕對均給,事實上前魏也遠遠做不到,他們的均田制,不過只求富者有一定限度,貧者亦有最低水平之保障……”
高颎說到這里,高緯假意咳嗽提醒了一下,不讓他接著說下去,高颎被這一提醒,也后知后覺明白過來,就此打住。
其實到了此時,大家也都知道高颎想說什么:
前魏的均田制,從政治上講,目的是要改變原有的強宗大族所形成的政策,但這均田制并不平均,并且還有一點,八個奴婢只要出一戶人家的賦稅,這無疑是對貴族、豪強的優待。
一方面,朝廷希望農民因減輕賦稅而脫離豪強。讓‘蔭戶’樂意登冊造籍,但另一方面,朝廷對于優待貴族豪強并不反對,在政策和田地上面往往有一定的讓步,這樣矛盾就又出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宜宾市|
通山县|
米易县|
崇信县|
仁怀市|
科技|
礼泉县|
项城市|
鞍山市|
民和|
昆明市|
宁德市|
嘉荫县|
西乌|
改则县|
美姑县|
清水河县|
宾阳县|
双辽市|
鄱阳县|
普洱|
富裕县|
老河口市|
安龙县|
准格尔旗|
本溪市|
桦南县|
江西省|
凤台县|
新密市|
钟祥市|
连州市|
马边|
甘泉县|
罗江县|
喀喇|
汽车|
陆丰市|
平塘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