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榔之所以大喜,是因為來的兩個人,一個是陜西眉縣李柏,一個是陜西富平李因篤。 李柏,字雪木,李因篤,字子德,皆是關(guān)中大儒,后世將二人與李颙合稱為“關(guān)中三李”。 朱由榔吩咐快宣,李柏、李因篤進門之后以書生身份見禮,并把李颙的薦書奉上。 朱由榔連看都沒看,直接詢問二人對于新政的看法。——根本不用看,史書上留下美名的人,還用李颙的薦詞? 二人的學問是不用懷疑的,主要是看他們對于新政的理解。 經(jīng)過簡單交談,朱由榔非常滿意,二人對于新政理解的非常透徹,對于接下來要做的事也很有見地。 朱由榔當即下旨,封李因篤為重慶知府,李柏隨駕候命。 在別人眼里,朱由榔這個旨意下得有點倉促,或者說有點草率。 可顧炎武對皇上的眼光卻是極有信心。 除了肇慶從龍的那幾位大學士,吳炳、楊喬然、陳子壯、張家玉、王夫之、黃宗羲、李颙、宋應(yīng)星,包括他自己,哪一個文官不是皇上一手簡拔的?又有哪一個是庸才? …… 不到五天功夫,李因篤就用事實證明了朱由榔的識人之明。 他迅速地整頓重慶的官場風氣,出榜安民,恢復(fù)治安,包括安置降兵這些最為繁瑣的事,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至此,楊愛、陳貞慧、秦良玉等都對皇上的識人用人非常佩服了。 朱由榔來到重慶,自己總覺得不能白來一趟,怎么也得留下點什么。 想了想,還是把火鍋給弄出來吧,將來不用后人考證,火鍋始祖就是咱了。 至于后人會不會說自己是“吃貨皇帝”,那也顧不得了。 “吃貨皇帝”總比“御駕親逃皇帝”好一些罷。 于是,朱由榔讓顧炎武、陳貞慧坐鎮(zhèn)行宮,負責處理南京來的折子,他則帶著楊愛、秦良玉鼓搗開了火鍋。 朱由榔離開南京,下旨令長子朱慈煊監(jiān)國,吳炳為首的內(nèi)閣大臣,他一個也沒帶,全部留在南京輔佐朱慈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