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補(新)-《眾神世界》
第(1/3)頁
我看了上個完本感言的評論,才意識到我又犯下一個嚴重錯誤。
我覺得自己無法完美書寫“原理”,甚至覺得原理太偉大,我一個普通人沒有什么底氣去寫,很不自信,所以說自己寫的是“道理”。
最終引發誤會,讓讀者以為“永恒之火認為故事與道理不能相容”。
實際上,我是認為原理與故事很難相容,道理與故事才是完美的結合。
先扔主題,這本書的核心,一直就是原理,而不是道理。
道理和原理,從來就不是一回事。
這是我的錯誤,我沒能在書中和感言中明確這兩個詞語的界限。
道理和原理,是有交集但完全不同的概念。
道理,這個詞語基本有三種意思。
一,生活中的事理、規矩、情理。
二,更深一層的含義,也是“事物的規律”。
三,在古代的典籍中,道理最深的含義,也是道誕生的理,是大道的額外屬性。這個東西,沒人能寫明白,老子的道德經至今都有無數種解讀,沒有任何絕對權威的解讀,所以別跟我說哪個小說作者能把這種道理寫出來。
那么,實際上,道理只有前面兩種意思。
道理最常用的語境,幾乎全是感覺上、經驗上、本能上、常識上、生活中等等一種“模糊感知化”的存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勾股定理。
一,道理:
現在,一個3厘米的木條,和一個4厘米的木條,擺成了一個直角,于是一個大人對孩子說,第三根木條只要5厘米,就能圍成一個直角三角形。
孩子問為什么,大人說,這就是勾股定理,直角形的兩個直角邊如果是3和4,那斜邊就是5。
這就是道理,可以模糊感知到,知道是這么回事,本質上是“這是什么”。
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簡單的道理,比如陰天要下雨,人要努力學習,土壤能中莊稼,這些,都是道理。
二,定理:
孩子進一步問,什么是勾股定理呢?
于是,大人就用各種方法證明出勾股定理。
那么問題來了,誰能用故事證明出勾股定理?
我覺得目前沒人能做到,也沒人做過。
假如我回到古代,寫了一個主角證明勾股定理的爽點橋段,那么,我請問,讀者覺得爽,是勾股定理本身讓讀者爽,還是因為故事讓讀者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佛教|
阳新县|
夏邑县|
永年县|
桓台县|
扎赉特旗|
木兰县|
太湖县|
汶上县|
钟山县|
师宗县|
梁平县|
梨树县|
油尖旺区|
西丰县|
铜梁县|
久治县|
鹤壁市|
靖远县|
万全县|
德惠市|
娄底市|
喀什市|
朝阳市|
乐陵市|
蒙自县|
大城县|
古交市|
盖州市|
长沙市|
德化县|
阿巴嘎旗|
龙口市|
郴州市|
丰县|
嘉禾县|
宁陵县|
岐山县|
崇文区|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