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九章、夜遇薛濤-《神洲異事錄》


    第(1/3)頁

    徐恪與秋明禮在草堂內共坐,二人晚膳已畢,便說起目下之朝局,然秋明禮談及杭州府吏治之亂、鹽稅難收時,亦不免連連搖頭,嘆息不止……

    依照秋明禮所言,新任杭州知府吳文龍,之前雖做事勤敏,為官也清廉,然到了杭州之后,立時就遇上了“水土不服”,非但之前魏王所交代之事一樣也未達成,且自己知府分內之事,也步履維艱。

    徐恪當即問道,魏王殿下為何會對一個杭州知府如此上心?

    秋明禮道,殿下不是對一個杭州知府上心,而是對我大乾國庫上心。只因如今的國庫存銀稀少,外已不能應付邊疆軍餉,內又不足以賑濟災民,是以天下各道的賦稅就尤為要緊。而杭州府歷來都是國家賦稅之重地,那里非但魚米豐足,商賈眾多,是大乾最為富庶的四府之一,且地處東海之濱,當地盛產細鹽。此種細鹽成色最好,廣受百姓所喜,就算鹽價不低,往往也供不應求,是以光鹽稅一項,每年至少能上交國庫六十萬兩白銀。可如今,自吳文龍擔任杭州知府以來,近一年的鹽稅收益,尚不足白銀五萬兩,如此下去,如何得了?

    徐恪又問道,既是如此,魏王殿下何不將吳文龍調回京城,另擇能員干吏,再往杭州出任知府?

    秋明禮又嘆了一聲道,那吳文龍先前官聲頗佳,此次又是殿下親口舉薦,就算要將他調回長安,也得等他做出一番政績之后才行,可如今的吳文龍,非但知府之職干得一塌糊涂,而至為要緊的鹽稅,只收上來不足一成,若此時將他調離杭州,則只能將他撤職查辦,至多也是留觀待用,若非如此,何以堵言官悠悠之口?

    徐恪道,那就索性將吳文龍“留觀待用”吧,總好過他長此下去,日復一日,一日比一日差呀!

    秋明禮道,殿下若是這么做,不就好比自己掌自己的嘴么?

    徐恪搖了搖頭,隨即問道,那秋先生對此作何之想?

    秋明禮道,我已向殿下建言,不如再派一個心思機敏、行事干練之人,索性由圣上委他一個“欽差”的名分,急下江南,幫著吳文龍整頓杭州吏治,并設法多征鹽稅。

    徐恪當即拍了一下大腿,叫了一個“好”字,隨即問秋先生,那欽差的人選可曾定下?

    秋明禮問徐恪,你有合適的人選么?

    徐恪想了半天,道,要不……我來試試?

    秋明禮呵呵一笑,擺了擺手道,這件事可請不動你呀!你現今可是我大乾青鏡司的千戶,那青鏡司是什么地方?朝中都稱你們為“小青衣衛”,人人均知,青鏡司是專門替圣上辦案的衙門,除非是驚動天子的大案,否則的話,怎可勞煩你徐千戶親自出馬?

    徐恪忙舉起酒杯,先生可真會說笑,在先生面前,我徐恪無論身居何職,永遠是先生的弟子。

    秋明禮卻忽而面帶憂色道,不出意外的話,殿下將向圣上舉薦魏王府的一位門客,出任專門督責杭州府鹽稅的欽差。

    “門客?是哪個門客?”徐恪一聽此語,心下立時又來了興趣。

    只因在他的記憶中,魏王府門客不多,除了薛濤之外,能獲得魏王李縝信任的人,實屬寥寥無幾。

    “你沒見過他,不過他的名字興許你聽過也未可知……”秋明禮望著徐恪,眼光中不無深意,說道:“他的名字叫——李秋。”

    “李秋?李秋是哪個?”

    “李秋不就是你在韓王被妖人害死一案中,拼死站出來維護那兩百位女妓之時,站出來幫你指證韓王的那個人么?”

    “可當時站出來幫我的……”徐恪仔細回想那一日他在含元大殿中奏對的經歷,“不是魏王殿下么?哪里來的李秋?”

    “李秋當日不在大殿上,不過,幫著你指證韓王私自開立翠云樓的,就是此人!”

    頓了一頓,秋明禮又道:“你還不知吧,李秋之前曾是韓王府的門客,韓王還一直待他不薄,只不過,他后來才投效到了魏王府。”

    徐恪已聽出了秋明禮言外之意,這個李秋先前就是韓王李祚的親信,后來不知是被魏王收買還是他自己背信棄義,竟然又更換了門庭,私自投到了魏王李縝的麾下。他投效至魏王府門墻內也就算了,可明里卻還在為韓王做事,只是私底下將韓王的秘密盡皆告知了魏王。對如此朝秦暮楚、毫無忠信可言之小人,魏王竟然還要向圣上親口舉薦,讓此人出任欽差,急下江南,幫著吳文龍去收拾那里的一個爛攤子。這樣的小人能收拾得好那里的一個爛攤子嗎?真不知魏王殿下是怎么想的?

    “那么這個李秋,目下所任何職?”徐恪問道。

    “無官無職,他就只是魏王府的一個門客罷了,聽說平日里做了殿下的一個伴讀,殿下如今都已四十好幾的人了,平常在王府里走動,竟還要一個伴讀陪在身邊,咳!老夫實在不解呀……”秋明禮嘆了一聲,說起這個“李秋”之時,神情中盡是不屑之色,顯然對此人頗有成見。

    “殿下對李秋如此信任,那么此人定是有幾分本事,老師可曾見過他么?”

    秋明禮點了點頭,“老夫在王府里,與他見過幾面。此人看著倒是一副好面相!只是……”他隨即還是搖頭,“面相也委實生得太好看了一些,老夫總覺得此人,不太靠得住!”

    “是么?……”徐恪聽得有趣,心里愈發對這個名為“李秋”的人生出了一股好奇。

    依照他對魏王李縝的了解,能獲得魏王賞識,還能日日在魏王身邊走動,做了他一個“陪讀”的人,若沒有三分非同尋常的本事,那是不可能之事。

    可在秋明禮眼中,竟將這個李秋形容得一無是處,除了說他“面相好看”之外,就再沒有別的長處可言。然而面相好看不也是身為男子的一大優勢么?聽聞大乾吏部在選官任官之時,察看對方面相也是其中重要一環,若是生的歪瓜裂棗、過分丑陋之人,就算政績再好,也難獲升遷,若是生的眉清目秀、端莊沉穩之人,往往能獲得吏部優評,何以在秋先生口中,這“面相過分好看”卻反而成了一項劣勢?

    “無官無職,能出任欽差么?”徐恪話剛出口,立時生出后悔。誰說出任欽差者非得擔任何種官職?一切只看天子當時心情罷了。他自己去年出任戶部經歷之時,也無半分科舉功名,全靠秋先生舉薦而已,如今以魏王九珠親王之尊,想舉薦自家一個門客出任欽差,諒也不難。

    果不出徐恪所料,秋明禮笑了笑,隨即道:“若是他人舉薦,就算官居三品者,圣上也未必能準,若是殿下舉薦,就算只是區區一個門客,圣上也定然會允準。”

    秋明禮見徐恪兀自面帶疑惑,遂解釋道:“圣上心里最清楚,眼下最為關心我大乾國庫之人,非殿下莫屬!殿下想舉薦一人去江南多征鹽稅,必有殿下之考量在,圣上豈有阻撓之理?”

    徐恪想了一想,遂寬慰秋明禮道:

    “連圣上都如此信任殿下,老師又何必多慮呢?興許這個‘李秋’確是一位大才,等他到了杭州之后,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幫吳文龍刷新吏治,掃除貪腐之風,為我大乾國庫,多多地收進鹽稅呢?”

    “嗯……”秋明禮聽得頻頻點頭,笑著應道:“你說的有理!殿下心懷蒼生黎庶,有天下之志,殿下所信任的人,何時曾看走眼?看來,確是老夫多慮了……”

    “無病……”秋明禮隨即話鋒一轉,又問道:“聽聞杭州府是你的老家,那里的風土人情如何?”

    “杭州府可是一個好地方,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徐恪的思緒不禁又回到了許久之前,他接著言道:

    “杭州是座大城,城東有一座山,名曰‘半君山’,山勢逶迤連綿,山峰高大險峻,聽說住在山里的人一半都是君子,見人從來不說謊話,是以得名‘半君’;城西有一座湖,名曰‘西湖’,西湖之美,天下人盡知,就不消多言了……”

    于是,徐恪便將杭州城內各種風土人情、民間趣聞娓娓道來,說得活靈活現,秋明禮直聽得津津有味,眼望南方,不禁神往之。

    “我在徐家莊呆了十年,又在杭州城呆了十年,只不過,城里風光雖好,好吃好玩者雖數不勝數,但我心里最最難忘者,依舊是王大爺的燒餅。”

    “王大爺的燒餅?王大爺是哪一位?”

    “王大爺的名字叫作‘王仁安’,他住在杭州城里的瞎子胡同。只因我平常極少叫他的名字,是以險些都忘了他叫什么,只知他就是叫作‘王大爺’。王大爺做的燒餅,是我吃過的最最好吃的燒餅,燒餅皮薄、餡足、火候正好,蔥香味能飄滿一整個瞎子胡同。那滋味……”徐恪兀自沉浸于回憶中,“不消說一座杭州城,就算整個大乾,都找不出第二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绥芬河市| 岑巩县| 南投市| 巫溪县| 无棣县| 宁远县| 尼木县| 田林县| 常熟市| 临西县| 称多县| 翼城县| 临桂县| 土默特左旗| 大丰市| 永顺县| 泽库县| 庆阳市| 夏河县| 崇文区| 天柱县| 吉林省| 余干县| 鹰潭市| 远安县| 舞阳县| 固阳县| 旅游| 泸州市| 嘉黎县| 腾冲县| 灵璧县| 新沂市| 雅安市| 仙居县| 灌阳县| 昭苏县| 崇礼县| 平邑县|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