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道地底裂縫向下延伸的趨勢基本結束,但向前方的趨勢依然無窮無盡,青銅鏈盡頭的右側巖壁上出現了一個方形的通道口。 此時眾人已經被吹上來的熱風熏得汗流浹背,口干舌燥,背包里有限的礦泉水又不敢多喝,這下總算看到了盡頭,一看通道口是敞口的,沒有封閉或設置了門等措施,空氣也是流通的,便急不可耐地都鉆進了通道。 這通道依然是傾斜向下,黑暗中摸索著前行,石壁上傳來的手感都是熱的,而且越向前走感覺這石壁的溫度越高。 韓德邦都怕了,連聲叫嚷著這是要走到地心去了,不行就趕緊撤吧,總好過被溶巖給燒死。 白云飛安慰了他幾句,然后曹龍軒見大家也是心有余悸,便說了幾句鼓舞士氣的話,大家繼續向前探索。 又下行很久,前面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洞窟出現在大家面前。 這個高大寬敞的洞窟里依然溫度很高,內部就像一個市政大廳,地面平整開闊,大廳內別無它物,只有一座三層樓那么高的小山立在地面上。 這座高大的小山,完全就是一塊巨大的巖石,烏黑锃亮,和整個洞窟的石材質地完全一致,顏色也相同,呈圓錐形。 從山底到山頂,上面雕刻著各種各樣的雕像,有穿著古西域奢華官服的貴人,或一身素淡民服的平民,有虎虎生威、英勇搏殺的將軍、士卒,有虔信篤善、戒修苦行的僧侶,有猛烈霸道、雄厚殷實的戰車、輜重,有神駿飄逸、縱橫飛奔的良馬,有忍辱負重、溫仕敦厚的駱駝,有兇殘狡詐、血腥殘暴的孤狼,還有那陰鷙邪異、腐穢丑惡的禿鷲... 而在山頂上,則是一個很大的王座,王座上坐著一個威武、霸氣,以一種君臨天下的氣勢俯瞰眾生之姿的國王,想必這就是那無名氏的題刻上所說的亞布拉罕王的雕像了。 眾人圍著這小山轉了一圈,同時也把這大廳觀察了一周,除了大廳深處有一個寬大的通道口,呈敞開狀態。 在這通道口不遠處,還有一個很高大的通道口,但已經被封堵,眾人過去研究了一會兒,用大錘猛烈砸了幾下,聽聲音封堵得特別深特別結實,一點空聲回音都沒有,和死心的石壁沒任何分別了。 除了這一個敞開一個堵死的兩個通道口外,在四周仔細的察看了一圈也沒發現任何有線索的東西,比如暗道、機關、文字或壁畫之類的,只有修鑿過的光禿禿的石壁。 地面和頂壁也詳細查看了一番,也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線索,眾人便暫時把精力都放在了這座山和這山上的雕像上。 由于觀察這些雕像需要仔細察看一些細節,而手電的集束光線照射范圍有限,所以眾人掏出一些熒光炸彈,從四周摔在山上,熒光液四散飛濺,頓時這座小山熒光大盛,整座山都明亮起來。 眾人從山底挨個觀察這些雕像,在研究他們的身份、表情、姿態、服飾、舉止等外部特征時,還逐個摸索、扳動,看是否有什么機關或消息存在。 當然,在檢查是否有機關或消息時,眾人小心翼翼,就怕不小心引動了哪個害人的機關,后果可能就會不堪設想。 但從山底還沒研究到山腰部,這種小心翼翼的謹慎就沒了,因為 這些雕像都一樣,都是從這山上整體的巖石上雕刻出來的。 沒有一絲的縫隙,也沒有任何孔洞或外部鑲嵌的物品,表面光滑,和整座山完全就是一個整體,無非是雕刻出人或其它東西的樣子而已。 那些著官服或僧侶服飾的人,或氣態威儀,或虔誠順和,那些武將或士卒,頭戴戰盔,身披戰甲,手執長矛、利劍、圓盾,橫眉立目,嘶吼吶喊,完全是沖鋒陷陣之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