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07孟流(三)-《蚍蜉傳》


    第(3/3)頁

    前兩個方案都被摒棄,軍議的重點自然而然轉移到了對最后一種主張的討論上,此主張認為,不必舍近求遠,直接南下漢中。

    它的提出者出乎意料,不是千總、把總級別的高級將領,而是前不久才轉換文職,在郝搖旗手下當參事的楊招鳳。趙當世為了提高軍中文職人員的地位,明言各營參事也必須到場。不過似偃立成、水丘談這般的正經儒生,軍議上諸將沒人把他們當回事,他們也有分寸,權當個啞巴,默立而聽罷了。只是楊招鳳因為有些特殊,且與諸將關系良好,之前也干出過戰功,所以才敢發聲。

    郭虎頭很贊成楊招鳳的想法。楊招鳳心辯口訥,郭虎頭就替他分析了去漢中的好處。漢中月前才遭闖、蝎大軍肆虐,不說那些已經被攻破的地區,就連漢中城這時候還沒有緩過勁來,真正數起來,那里只有孫顯祖、柳紹宗兩部四五千官軍。而且這二人,一個老邁無為,一個膽小保守,嬰城自固可以,絕沒有膽氣出城野戰。再看西安的孫傳庭,有蝎子塊、革里眼還在附近,他也不敢擅離信地、穿過秦嶺南下馳援。所以首當其沖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漢中盆地官軍的勢力較為薄弱。

    其次,漢中的流寇,并沒有非常強的勢力存在。根據此前斥候的回報,此間屯在漢中境內的流寇有小紅狼、一條龍、小黃鶯、上天龍、猛虎等等。小紅狼就是去年趙營入川前痛打過的那個,現下竟儼然成了陜南霸主,其他雜牌軍的戰力可想而知。寧為雞首、毋為牛后,趙當世當時黑了高迎恩、拓攀高的理由之一就是不愿意再受制于人,所以去陜南,很合他心意。

    有這兩個理由,已經有了足夠的說服力。但是,驅動趙當世最后下定決心選擇這條路的尚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意欲再次走漢中入川。

    第一次入川,因為自身實力限制,趙營最后不得不撤退出去。但時過境遷,趙營實力非往昔可比,在有了頭次的經驗以及基礎,不說能在川中扎下根來,至少一開始整合川中諸寇的意圖應該有希望實現。通過種種線索,趙當世判斷,目前在川中,元氣大傷的袁韜沒能東山再起,呼九思、常國安等趁勢而興,正與袁韜爭奪川中總掌盤的地位。動蕩不安之際,可謂是渾水摸魚的好時機。

    出于謹慎的考慮,趙當世并未直接將自己長線計劃說出來,只是表明了支持楊招鳳的態度。眾將又討論過后,最終敲定擇日南下入漢中。張妙手聽聞趙營不日即將開拔的消息,也差人過來,表示希望與趙營聯合行動。

    趙當世并不抗拒聯營這種模式,在趙營本部沒有穩定的兵員以及后勤支持前,走精兵路線的軍隊實際上是經不起消耗的。像張妙手這種自己信得過的勢力依附過來,一來可以分攤作戰壓力,二來也可以壯大聲勢,總而言之,就當前看來,利大于弊。

    趙當世答應了對方的請求,回頭一想,當初那個寄人籬下、四處奔走投靠的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也成了他人依靠的對象。世事無常,瞬息萬變,趙當世這才略有體會,忍不住搖頭微笑。

    軍隊才剛整備完就要轉移,這些日子全軍上下都是忙忙碌碌,一刻沒得閑。但對于趙當世來說,頂層的方針確定好,有了階段性的目標,他的任務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所以心情自然放松愉快起來。

    就在約定全軍開拔的前一日,他在營中四處走動,想看看下面的情況,轉過一個望樓,低頭正想事,卻不防與人撞了個滿懷。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北安市| 西安市| 樟树市| 通海县| 海城市| 于都县| 百色市| 塔城市| 黔南| 香河县| 邳州市| 全南县| 宁安市| 舞阳县| 怀远县| 昌图县| 肥乡县| 东丽区| 桃园县| 嘉兴市| 临清市| 宝清县| 辽宁省| 江华| 金平| 海安县| 石家庄市| 昭觉县| 平和县| 比如县| 潢川县| 通江县| 龙江县| 兰考县| 始兴县| 锡林浩特市| 潜江市| 南京市| 韶山市|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