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1天王(三)-《蚍蜉傳》


    第(1/3)頁

    袁韜的出現對于趙當世而言完全出乎預料。川北局勢變化詭譎,命運的浪潮最終又將袁趙二人推倒了一起。急于出川的趙當世本并無滅袁之心,只是天算不如人算,給官軍逼到營山縣的袁韜軍不巧正卡在趙營出川路的側方,如置之不理,趙營的行軍的腹背將受到極大的威脅。

    除此之外,趙營入川,打得本就是與川中群雄“共襄大義”的旗號,若最終還留了袁韜這川中第一寇在川,自個兒卻夾著尾巴跑了,豈不見笑于人?況且,一路行來,有諸多原本依附于袁韜的勢力先后入伙。因為當初袁韜的暴虐與壓榨,他們幾乎都與他有著或淺或深的仇隙,滅袁韜,亦眾人之愿。

    新仇加上舊怨,不由得趙當世不考慮將送上門來的袁韜一舉鏟除。

    崇禎十一年二月初,雖然各路兵馬尚未全數集結完畢,但營中各大將領們已先行一步,齊聚于蓬州鳳凰山。

    正式會議開始前,趙當世先著重表彰了徐琿。自從帶兵支援蓬溪方面的青衣軍后,徐琿便獨立帶軍與官軍周旋。雖說經歷了一系列的戰事,但有效地保存了實力,在此之下順利完成了掩護主力的任務,最后還能領著近五千人,完好無損地來到蓬州會師。這份功勞,可不是白紙黑字能夠細細寫了下來的。如果說殺敵攻城都是戰術層面的功勞,那么徐琿這次的統籌之功,無疑就上升了一個層次。與會眾將對此均心知肚明,各自服膺。

    徐琿本人,則全程抿嘴不語。人盡皆知他沉著穩重,并不認為他是在掩飾,反而對他不以物喜的個性暗自佩服。

    接下來各軍各部,都照慣例,匯報了本部兵員器械等等情況,總的來說,除了全軍覆沒的先討軍右營以及基本上喪失戰斗力的老本軍左營,各部在或多或少都存在傷亡的情況下,尚能保持一定的戰斗力。

    具體情況如下:老本軍方面,共計五千五百人。其中前營二千人,左營五百,右營二千,后營一千;先討軍方面,共計五千人,其中前營三千,左營二千;此外飛捷營一千二百騎,青衣軍二千人,親養司、特勤司等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三百人上下。即將會師于鳳凰山的趙營全軍總計馬步一萬四千人。

    會上雖然沒明說,但人人心里都有桿秤,當前趙營明面上有著萬把兵力,但實際上有能力與官軍來回的,不過先討軍中郭如克的前營,覃進孝的左營雖然也能打,可因不擅操持火器的劣勢,真比較起來,還是差了那么一點。

    一萬四千人的部隊,中堅僅僅三千人,聽上去難以置信,但趙當世等混跡江湖多年的將帥們都心知肚明,這等規模在魚腩遍地的流寇群體中,已經可稱“龐然大物般”的存在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即便有著趙當世與徐琿的重點照顧,但能將這三千人不負重望帶成營中首屈一指的強軍,統御的將帥同樣功不可沒。帶兵是門大學問,兵強壓主、主強兵難聚心,如何能保持兩端的平衡,同時在旬月間歷經多場惡仗的情況下依然將傷亡率盡量壓低,這些都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但顯然,作為先討軍前營的千總,郭如克還是很好的勝任了這份工作。

    早在他任職全營上下唯一一個三千人的大營千總時,敏感的人就能覺察到郭如克在營中地位的上升。而這幾個月,劍州鏖戰,作為主力陣斬四川總兵侯良柱;獨守射洪,以一己之力阻擋住川中名將張令南下的企圖等等戰績都為郭如克的履歷增色不少。加之此次追隨徐琿,做到了五千人部隊的“完璧歸趙”,在郝搖旗不幸身歿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認為,郭如克必將是營中下一個“票帥”。

    票帥,流寇俚語,無指定職位,通常用以代稱營中決策層一級的高級將領。就拿趙營來說,各軍各部將領雖多,但能參與重大軍情會議的,屈指可數。此前除了趙當世本人,以及昌則玉、覃奇功、穆公淳三謀士,能參與決策的將領僅僅是侯大貴、徐琿、郝搖旗三名最早的“票帥”。

    現如今,隨著郝搖旗戰死、覃奇功下放,趙營的決策層短暫出現了真空。參與決策的人不能多,同樣也不能過少,故而,于情于理,趙當世都必須再擇選一名可以依仗的將領補入。年富力強、讀過書、懂進退,對作戰有著自己的想法,郭如克,無疑是最佳人選。

    會議上沒明說,但人人均知郭如克地位上升已成定局。目前情況急迫,不好調整,一旦日后趙營得以喘息了,他必將躍升為能與侯、徐分庭抗禮的主將之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徐汇区| 新沂市| 扶余县| 樟树市| 长海县| 河源市| 余姚市| 渭南市| 合肥市| 宜川县| 衡阳市| 无极县| 衡阳市| 尉犁县| 南城县| 当雄县| 本溪市| 闽侯县| 灵山县| 延边| 西昌市| 阿合奇县| 滨海县| 福建省| 嘉荫县| 津市市| 尼玛县| 遵义市| 安西县| 巴楚县| 万源市| 西昌市| 宜都市| 宣城市| 壶关县| 华宁县| 信宜市| 星子县| 河间市|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