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惜,現在沒這條件。 當然了,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直維持熱度,即便古代民眾的八卦娛樂熱情遠比后來人持久,但是相關熱度也僅僅只維持了大半年時間就很快消退,被其他事情所替代。 這種情況下,喬木并沒有去刻意維持熱度,更沒有繼續營造新的熱點,而是很快就恢復了原來的習慣,繼續游山玩水,擴張勢力,把勢力從原來的大明境內逐漸的往周圍其他小國,以及草原那邊擴張。 并且順帶著在一些隱蔽的地方召集壯丁,組建自己的軍事勢力。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十幾年。 持續到了弘治十三年。 這一年,《問刑條例》出世。 遠在香廟的喬木第一時間就拿到了這份《問刑條例》,并且迅速看完,有些悲哀的搖頭嘆息起來: “說什么明亡于萬歷,明亡于嘉慶,明亡于崇禎,可實際,這份問刑條例,怕才是敲響明亡的喪鐘。 呵,難怪這弘治帝被大臣們吹噓成千古明君,堪比仁宗皇帝,感情就是這么個明法,這么個仁義。” 如果說,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變葬送了大半勛貴勢力,使得朝堂文武失衡的話,那弘治帝的這份問刑條例就是將懸在文官頭上的最后一把大刀徹底拿下,使得文官再無制約,使得文武徹底失衡,甚至使得武將不得不與文官合作乃至投靠。 因為這份《問刑條例》。 徹底廢除了貪污死罪。 徹底廢除了大明律規定的,貪污超過八十貫,便是死刑的罪名。 改成了最高也就是流放軍所。 而且這還不是結束。 因為后面還又加了一條。 可以花錢贖罪的條例。 這才是壓死駱駝的最后稻草。 至此,大明士族徹底失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