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管怎么說,劉古正現在肯定是不能接受這件事的,郁悶和憤怒兩個字幾乎就寫在他的左右臉上。 “你再怎么罵那人又有什么用。 去年我就跟你說過,讓你平常低調一點,知道自己不需要下鄉。 也沒必要嚷嚷給所有人聽。 你現在這情況明顯是有人知道你不需要下鄉,心里不憤或者因為其他什么原因,偷偷給你報了名。 算了,事已至此。 再說什么也沒用了。 上面只給你們半個月的準備時間,下個月月中就得出發了,回頭你別瞎鬧,事情鬧大了你也沒有好果子吃,這件事只能先忍下來了。 我手里還攢了點錢和票,到時候會多拿點給你的,不過,你到了地方也別偷懶,勤快一點知道嗎。” 劉修景叮囑的話沒說完就被他兒子打斷了:“爸,不能不去嗎? 下鄉的日子也太苦了,李大哥回來的時候,一個人曬得跟個黑炭球似的,手上滿是老繭,二十多歲的人看著跟三十歲下礦挖煤似的。 張三姐下鄉五年的時候,看著比她大姐都要老許多,都快趕上她媽了,我真的不想變成那樣啊爸。 真的沒辦法幫幫我嗎……” 聽到他爸他媽那么說,劉古正內心也是越來越害怕,再一回想他過去見過的那些下鄉的親戚鄰居。 此時更是害怕的哭了起來。 現在已經不是剛剛開始動員下鄉的時候了,剛開始動員下鄉的名義是幫助農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是去幫助農民,是做有意義的事。 不少熱血青年都在踴躍報名。 可是很快,下鄉的名義就變成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這個性質一下子就變了,再加上不少人十七八歲的時候下鄉,四五年五六年都回不去,而且日子又苦得很,依舊熱血沸騰報名的人就變得越來越少了,大家對這件事,也越來越怕。 想方設法的避免下鄉。 劉古正見過很多下鄉多少年回來探親的那些故人,很清楚他們現在的樣子跟年輕時候樣子的區別。 甚至還從他們嘴里聽過很多下鄉時候的艱苦和如何被村民為難。 所以對此自然很是害怕。 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