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五十年前才有電話。 同樣? 一百多年前有人能出國留學,可是現在? 依舊還有少部分地區的人連大學都沒有機會去念。 如果君女士當年家世不錯。 她英文不錯? 也很正常啊。 與她同時代的女作家可不在少數,不過跟那些女作家比? 君女士真的可以說是厚積薄發了,其他女作家是甘羅? 君女士就是姜子牙。 妥妥的大器晚成啊!】 【不得不說? 君女士的年齡真的是太出乎人意料之外了,我一直以為她可能是一個九零后,最多也就是個八零后作家,沒想到竟然還是個二零后作家? 這也太夸張了。 我看很多作家過了四五十歲之后就不怎么寫作了? 甚至還有一些不到五十歲就封筆了,能夠堅持寫到六七十歲的就已經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了,真的很難想象她是怎么一直維持自己的寫作熱情,以及有那么多新奇的腦洞和創新力的。 我這個年輕人都自愧不如,或者說絕大多數年輕人應該都會自愧不如?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最近幾十年新出現的小說類型當中? 除了少數幾種不是君女士作為開山之祖創造出來的,剩下的八九成以上的類型應該都是她首創? 或者由別人根據她的番外點子,擴寫出來的。 這份想象力和創新力。 總感覺她不搞科研可惜了。】 【那個? 大家有看君女士律師讀的遺囑嗎? 她把自己的大部分遺產? 包括她所有作品死后五十年的版權收入全部都捐了誒,一部分捐給了幫扶新人作家創作基金會,還有一部分捐給了老年人互助基金。 只留了幾套房給外孫外孫女。 孫子孫女竟然啥都沒分到。 這真的讓人感覺還挺迷惑的。 現在我比較擔心,她兒子女兒會不會在君女士喪禮鬧起來啊?】 【拜托,你也太多慮了吧! 據我所知,君女士的兒子和女兒,早就在她去世之前就已經死光了好吧,她兩個兒子好像都沒有活到七十歲,唯一的一個女兒雖然活的比較久,可也不過才活到八十五歲就去世了,孫子輩后人也死了大半,所以,她兒女絕不會鬧起來。 要是鬧起來那就是見鬼了。 不過孫子輩就不確定了。】 【要是真鬧起來的話,我絕對第一個鄙夷,說不定還可以去現場毆打他們一番,如果軍女士一分錢都沒有留給子孫的話,那我倒還能理解為她想要讓子孫們自力更生。 現在只給了點外孫外孫女,孫子孫女一分錢都沒給,顯而易見的一點是,孫子孫女那邊肯定有問題啊,不論是不孝,還是說君女士不滿,但是這是君女士做過公證的遺囑,他們就算再鬧應該也沒用。】 【大家沒有注意到嗎? 君女士在養老院住了四十多年誒,這顯然是跟兒女有矛盾啊,據我了解,她那個時代,老人一般情況下是絕不愿意往養老院住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