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反倒容易讓人挑花了眼。 你竭力想讓所有人都滿意,你不覺得這樣對你而言,實在是太耗費精力了嗎,做廚師開店的,一般從來不會聽取普通顧客對于食品口味的意見,不管他們覺得是辣了咸了甜了,還是不夠甜,不夠辣不夠咸,基本沒有幾個廚師會去改變。 因為你一改,勢必會讓很多沒發表意見的顧客,覺得口味變了。 到時候只會得不償失。 他們覺得不合適那就大不了不做他們的生意,只做能接受的人的生意,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食品行業不存在壟斷,所以你這么做。 是屬于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喬木的這番建議,真的可以說是相當的老實中肯了,食品界的生意實在是太多太廣了,沒有誰能壟斷,就連原材料都沒人能壟斷,又更何況不同口味,不同地域的人。 “奶奶,我其實也沒想壟斷。 我就是想讓更多的人都能夠吃到,都能喜歡我制作的那些醬料。 …… 唉,好吧,您說的是對的。 那些特殊口味,為特定人群定制的那些醬料銷量其實并不高,但是為了生產那些醬料,我卻必須要么準備一條新的生產線,要么在生產完上一種醬料之后,對原有生產線進行大清洗,然后再制作新醬。 有些銷量比較低的辣醬。 到現在還沒回本呢。 也許您說的是對的,有時候的確是必須做出一些取舍,我會仔細考慮,砍掉一些銷量低的生產線。” 東西好不好賣,受不受歡迎。 看后臺銷售量那是一目了然。 費思賢不得不承認,終究還是大眾口味的人比較多,有些為特定地區定制的產品,比如特別辣或者說特別鮮,特別不辣的那些醬料。 銷量加起來都沒大眾口味多。 “我說的當然是對的了。 你也不參考參考其他牌子,參考參考那些老牌子,你看人家哪家賣醬料的老牌子,像你一樣隨隨便便一搞就是上百種不同口味醬料。 有創新精神是好,但是創的太多了,容易讓人分不清主次,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拳頭產品,明確自己的銷售目標,這些方面你要學的還很多,有空去聽聽金融和管理方面的課,實在不行招點相關專業畢業的人也行,企業不能一個人撐著。 你不能用小作坊模式去經營。 你得有你是老板的意識。” 費思賢本來就不是專業的,喬木也不好說太重的話,只能趁著說到這點的時機,稍微提醒他兩句。 并寄希望于他能聽明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