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原身還不想死。 她還惦記著孩子。 所以,她是理所當然的跟上了村里面的逃荒隊伍,開始往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南方而去,因為他們覺得有水的地方,最差最差也能有些草,也能有些苔蘚,再怎么都比滿目荒涼,寸草不生的地方好許多。 不說路上遇到了多少危險,也不說路上多少次差點餓死,餓的想要吃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但反正原身她最終是順利的活了下來。 不過人離鄉賤,原身即便活下來了,日子過得也不好,有的村子愿意接納她,但是她都不敢進去。 更不敢在那邊住下來。 而她想住進去的村子,人家根本不接納任何難民和流民之類的。 一番折騰后,一直到四四年。 原身聽人傳言,找到了一個位處于窮鄉僻壤,全部都是由寡婦和和年幼的孩童組成的村落,并且順利的通過了村子里面的問詢,總算結束了為期將近兩年的顛沛流離。 在寡婦村安居了下來。 寡婦村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是最近幾年陸續匯聚而成的,有的是因為丈夫去世,自己被婆家變賣路上逃出來的,有的是因為丈夫被抓壯丁沒了,自己被丈夫的兄弟吃絕戶,娘家還想將自己再次嫁人,最終實在不愿意,逃出來不回去的。 還有被玷污村里要浸豬籠,然后由父母偷偷放走,逃了出來的。 除此之外,被賣了配**的。 家里人都死光了的;被別人嫌晦氣,克死了幾任老公,被驅逐出村的;只生了一個女兒,被人吃絕戶,差點連女兒都被一起賣了的。 總之,那是各有各的苦難。 世間事有時候就是這樣,幸福的人千篇一律,而苦難的人卻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難,千差萬別。 這不能單純的說是重男輕女的苦,這是時代之苦,是國弱之苦。 她們這些寡婦是很苦。 可是,這些寡婦的丈夫,甚至于兒子們,不是卻都已經死了嗎? 死和受苦受難,誰又更苦? 不過半斤八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