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夠,足夠了,綽綽有余,連這些宣紙也可以一塊送你?!? 書生不由得喜動顏色,好人哪,這位郎君不但長得好,這心地也著實好。 楊謙搖了搖頭,提起筆,端起那滿是墨汁的硯臺,目光一掃。 落在了一旁那面刷上了石灰的白墻上。 楊謙抄起來筆飽蘸濃墨,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書攤主人看著楊謙下筆如飛,如龍蛇游于白壁之上,不禁開口贊道。 “好字,真是好字?!? 還有幾位自視甚高,不屑加入到這種群毆場面的文人也都把目光朝著這邊投來。 一位長須的中年讀書人只看到了數字之后,不由得兩眼放光,開始搖頭晃腦地大聲誦讀起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伴著那些倭人的慘叫與哀嚎之聲,抑揚頓挫,情緒澎湃的聲音一開始只如陽春白雪。 漸漸地,附合者越來越多,原本正在暴毆倭人的那些大隋東都百姓們也都紛紛地側目相望。 地上的五個倭使早已經是人事不知,奄奄一息。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看著那些躺倒在地上,呻吟掙扎的倭人的丑態。聽著那令人心神激蕩的詩句。 出手犀利,將一眾倭人盡數掃倒之后,猶如神彩飛揚,落筆于白壁之上,肆意揮毫潑墨的少年郎君。 仿佛正與他筆下的俠客形象漸漸地重合起來。 看著那些躺倒在地上,呻吟掙扎的倭人的丑態。聽著那令人心神激蕩的詩句。 出手犀利,將一眾倭人盡數掃倒之后,猶如神彩飛揚,落筆于白壁之上,肆意揮毫潑墨的少年郎君。 仿佛正與他筆下的俠客形象漸漸地重合起來。 越來越的識字者,挺直了他們的脊梁,高高地昂著頭,面色漲紅,大聲而誦。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