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仿佛眼中得眼古往今來,傳唱千古的那些為國為民之大俠,縱橫捭闔,肆意昂然…… “怎么了,何人在誦詩賦,這等激昂壯麗的詩賦,為何我等聞所未聞?”不遠處的酒樓之中推杯換盞的文人士子們紛紛側目相望。 甚至有人沖出了酒樓,朝著那越來越宏大的聲音來源處狂奔而去。 到得那處,早就已經是里三尺外三尺的被人群團團圍住,不論是文人士子,商販走卒。 又或者是老弱婦孺,但凡是識得字者,無不異口同聲地在高聲而誦。 隨著誦讀之聲,漸傳漸遠,回蕩在街頭巷尾,傳揚到東市,傳遍周邊諸多酒樓食肆…… 秦瓊等人也趕到了,卻怎么也擠不進去,急得直跺腳。 知禮在人群后方一蹦一蹦的,興奮地大聲叫道。“是公子,公子在作詩。” “???”秦瓊與牛進達面面相覷,這位楊謙賢弟這是在鬧啥妖蛾子? 作個詩,作出那么一大堆的人在這里群聲誦讀,雖然聽起來極其好聽,可是秦瓊心里邊總是有點慌。 楊謙書到最后,每一筆,都十分的用筆,仿佛他不是在書寫。 而是在雕琢,銘刻,將那秦漢以來,泱泱華夏的那股澎湃而又驕傲。 百折不撓的氣節,還有那改朝換代猶存的風骨,都要凝于筆鋒書就。 圍觀大聲吟誦的那些百姓的臉色都激動得通紅,他們的眼中,只有這位豐神俊逸,在墻上揮毫潑墨的少年才俊。 萎頓于地,人事不知的倭使,甚至讓他們都不愿意也不屑多看一眼。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楊謙堪堪寫罷最后一行詩,順手便將那俠客行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著于詩作旁。 俠客行三字之后,楊謙這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濁氣,罷筆,轉過了身來,看向那些因為激動的吟誦詩篇,堪堪結尾的一干大隋子民。 扭頭,指了指墻上那首他的筆力發揮到了極致的俠客行,悠然朗聲道。 “所有人都看好了,某乃是滎陽楊謙,莫要將毆打倭國使節之事,污到旁人的身上去。” “右翊衛大將軍在此,爾等還不速速散開!” “!!!” ps:昨天因為電腦故障更得晚了,實在不好意思,今天仍舊兩更,懇請諸位書友繼續支持,晴了需要你們的推薦票,你們的收藏支持!感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