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了金門之后,一切無恙。 由于將海島防御的重心放在要塞上,所以周瑯將陳逆直之前也派到了這里。 這起了很大的作用,趙文失蹤之后,陳逆直作為周瑯親信和地位最高的軍官,勉強接過了管理權限,不久清軍就發動了一次反攻,但被炮臺和艦隊聯手挫敗。之后對方再沒有發起過攻擊,一直平靜到周瑯趕到。 但得知這些情況的周瑯心情并沒有好起來,因為他確認了一件事,趙文確實叛逃了。 陳逆直從趙文的房間中找到了一封信,是留給周瑯的信。 趙文在心中表明他的志向并不在造反,很客氣的表示,他跟周瑯道不同不相為謀,并且感謝了周瑯的提拔和重用,知遇之恩無以為報,只能死后結草銜環了。 這是一個不看好自己前景的離職員工,還是一個心無大志小富即安的庸人,周瑯分不清楚,他不知道自己手下中到底還有多少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是無法跟自己在布滿荊棘的道路上走到底的。 他突然意思到,他的手下似乎沒有一個值得放心的。 這是他目前的一個窘境,因為是在和平的時代逆勢而行,所以他無法取得主**英的支持,愿意跟隨他的往往都是社會的邊緣人。 不提洪九指、馬大雷這些文盲,少數幾個識字的干將,其實身份也很卑微。魏連理出身青樓,母親是青樓女子,活脫脫一韋小寶;出身最好的算是陳逆直,大戶人家出身,但卻是一個不被嫡子認可的妾生子,屬于被豪門恩怨排擠的人。 加上那些天地會的手下,所有人竟然都是被社會排擠的邊緣人,而這樣的人,在絕境的時候,可以做到抱團取暖,在順境的時候,反而容易分道揚鑣,這是一群可以共患難而很難共富貴的人。 經過趙文叛逃的警醒,周瑯發現,目前至少魏連理已經有了背離的苗頭,他在廣州天高皇帝遠,所作所為欺上瞞下,利用自己提供的資金空手套白狼,這些周瑯都清楚,但他默許了,因為他無法控制對方,而且對方的所作所為跟自己的利益一致,可這絕不是一個團隊應有的狀態,那就是共同目標。 他突然明白古人說的,名不正則言不順的道理來,高筑墻緩稱王固然能讓敵人的注意力不會聚焦在你身上,可同樣讓志同道合的力量不會投靠你,因為你連大旗都不敢打出來,誰會知道你的目標呢。 況且現在占領了金夏兩島,恐怕周瑯的威脅已經超過陳周全,而成了清廷的心腹大患,再想韜光養晦已經很難了。 是時候打出大旗,給志趣相投的勢力提供一個方向了。 反清復明陳周全已經做了,周瑯在提出這個口號沒有意義,而且格局太小。 他必須提出一個能讓知識精英,至少是一小部分,或者極少數與普通知識精英的群體能夠接受的口號。 思來想去,周瑯發覺,還是民國時期反清的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更容易被人接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