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全面控制福建之后,軍事工作的重點就放在了剿滅頑匪上來,在福建這樣一個多山河湖澤地帶進行剿匪,比在鳳山縣要難的多,規模也大的多,誰也不知道匪患會持續多長時間。 王輔茞才一直建議聯合地主豪強,周瑯猶豫了很久,王輔茞建議聯合福建的地方團練,跟官兵(王輔茞現在自我認知為官方)一起困死頑匪。 在鳳山縣剿匪的時候,周瑯都沒有聯合地主武裝,因為他擔心一旦通過剿匪讓地主武裝成熟起來,他們現在可以剿匪,將來就能剿周瑯,畢竟在正統文人眼中,周瑯也是一個匪。 但今時不同往日,周瑯已經占領了一個省,正式拉開了更滿清全面對抗的序幕,他此時就需要跟滿清爭正統,爭國勢,就需要將自己在天下人心之中的“匪”轉換為“官”,既然周瑯需要給自己樹立一個“官”的形象,那么就不能繼續跟傳統社會精英階層,鄉村社會的中堅力量,地主階層繼續站在對立面,或者繼續防備他們,而是應該努力爭取他們,跟他們進行合作。 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宗法社會,任何組織都跟宗族脫不開關系,天地會這種組織都不例外,陳周全多次起義,核心力量還是陳氏宗族。周瑯敢肯定遍及福建全省的土匪,肯定也跟宗族勢力有千絲萬縷的糾葛。一個個土匪頭子,肯定跟當地的地主豪強有密切關系,如果周瑯不爭取地主的合作,這些土匪就會個地主合作。得到地頭蛇的支持,不管老匪、新匪,很容易就會成為頑匪,遺禍無窮。 如果能得到地主階層的支持,反倒有可能通過宗族關系,將土匪扭轉過來,為我所用。 這一加一減之間,可就是事半功倍的效率。 反正遲早都要聯合地主,現在又正是一個機會,周瑯思慮透徹之后,終于同意了王輔茞的建議。 可進行的很不順,就跟鳳山縣的情況一樣,一開始地主階層對周瑯勢力保持的是敬而遠之的態度,王輔茞親自走訪各地的名門望族,試圖說服他們站出來幫助官府剿滅匪患保境安民,但越是有名望有身份的地主豪強,就越是不愿意出頭。 他們也不愿意得罪王輔茞,你來,好酒好茶,你走,十里相送,但就是不愿意出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