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此粵海關真的很肥,林則徐的得意門生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罷關征議》一文中曾提到粵海關,說海關看門人月薪都有800兩銀子。 但底下人拿到的只能是小錢,粵海關監督拿到的,其實也不是大頭,他上面還有乾隆。由于規禮是正規合法的收入,還有賬冊記錄,因此這塊收入海關監督也不敢多拿,大多都拿出去孝敬了上邊。一般是通過內務府大臣和珅報,每年不下100萬兩。 大頭都孝敬了上邊,海關監督當然不會滿意,所以他們就會開發新的收入。典型的是乾隆四十六年,海關監督李質穎上任,先是拿生絲貿易舊例做幌子,重提限制每船生絲超過一百擔的舊規。此時生絲、茶葉貿易已經是最大宗貿易了,洋船動輒采購上千擔。舊例早就過時了,也沒人提。 李質穎明白是找茬,當時的十三行總商潘振承馬上送去了4000兩銀子,李質穎才放過了這事。這筆錢潘振承跟東印度公司協商,由東印度公司承擔了成本。 如果這筆錢是一次性的,隨機性的,那就屬于勒索。 但是之后潘振承擔心海關日后還會重提舊事,潘振承打通關系,以每擔生絲額外抽取5兩銀子給海關監督為條件,讓海關監督宣布廢除限制。這5兩銀子,東印度公司表示愿意承擔,就形成了給總督的常例禮物。 這種新開辟的“禮”,又不再官方記錄的規禮清單上的項目,就不是規禮,被稱為陋規。是不合法卻又有一定規矩的收費,所以是陋規。 同樣是這個李質穎,在第二年,東印度公司為彌補因英法戰爭導致的財庫銀根緊缺,派戰船偷運鴉片到廣州出售。清朝早在雍正年間就下令禁止鴉片售賣,在海關監督索取巨額禮銀后,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功將200箱鴉片運到廣州出售。 這種偶發性的,一次性的收禮,也是海關監督的重要收入。 這就造成官府記入稅冊、賬冊的海關正課與規禮加起來,一艘船收3600多兩銀子,可其他的各種不確定性收費,卻讓英國人都難以忍受。如果平均下來,一艘船所收的費用,恐怕都能超過5000兩。 所以朱珪說,??苁盏亩惒桓?。 整個國家都處在這種不透明的征稅狀態下,所以才有后世專家認為中國古代的稅收,是世界上最低廉的情況下,老百姓卻感到苛政猛于虎,在王朝晚期甚至會官逼民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