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光是滿清時代流入的這四億兩銀子,就大大豐富了中國的白銀儲備,中國沒有完善的資本市場,這些錢絕大多數都在一個個官員、權貴和富商手中,小部分在地主豪族手中,普通老百姓手里往往沒有白銀,平時使用的都是銅錢,白銀對于普通百姓生活來說,購買力太大了,買柴米油鹽可能都找不開。 這些銀子高度集中,也就方便搜刮。明代時候其實也一樣,貧富分化嚴重,財富掌握在富裕階層手中,可明朝皇帝就是榨不出來,這不是明朝文官不愛國,清朝官員也不愛國,關鍵是有一個和珅,關鍵是要找到正確把銀錢榨出來的方法,不是皇帝去苦苦哀求募捐,而是應該像和珅這樣,直接用威脅的方式。你哀求他,無法獲得他的忠誠和支持,把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才能讓他們對你言聽計從,李自成就是這么做的。 周瑯并不知道和珅竟然這么能搜刮,也不知道我大清的銀子竟然這么多,否則他絕對不會心軟讓價。 但他已經很滿意了,從圓明園和頤和園中不斷送來的財寶讓他都迷失了雙眼,那些珍珠寶玉,當裝在一個個箱子里,擺在一起的時候,那種沖擊力,真的很能讓人產生幸福感。 你今天幸福嗎? 我很幸福! 跟和珅達成協議之后,周瑯沒著急,反倒是和珅催著交錢。 和珅急切的希望周瑯撤兵,可圓明園里那些寶貝實在是太多了。 圓明園里到底有多少寶貝,誰都說不清楚,但大致可以估計的來。 道光十五年的時候,曾經清查過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記錄有一兩重銀錁,共存了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 基本上圓明園里存放的清宮珍寶,跟紫禁城里儲存的差不多,為什么把這么多好東西放在圓明園,那是因為皇帝經常在圓明園居住和辦公。從康熙時代,這個傳統就開始了,清宮《起居注》記載,皇帝每年住在圓明園的時間有時竟然比住在紫禁城的時間多,乾隆曾經有一年在紫禁城住了153天,而在圓明園住了168天,近乎半年的時間都在圓明園里度過,剩下的時間去下江南。 因為皇帝喜歡住在皇家園林勝過住在壓抑的紫禁城,所以皇帝日常起居、處理朝政需要的所有用品,都必須跟紫禁城里一樣,額外備上一份,所以圓明園里的皇家珍寶幾乎跟紫禁城里是一樣多的。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的時候,帶走了160萬件清宮珍藏。有人據此推斷,圓明園失落文物應該不下于150萬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