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實際上可能更多,因為溥儀被馮玉祥趕走之前,清宮遭受數次浩劫,八國聯軍進城,即便約束部隊,也不可能秋毫無犯,士兵帶走一兩件紀念品是有傳統的,而當時八國士兵加起來十幾萬人,隨便摸一摸就是數不清的寶貝。另外清朝晚期,從慈禧光緒時代起,宮里的太監宮女就開始盜賣宮中寶物,有些缺錢的妃子也參與其中。李蓮英這樣的大太監,甚至堂而皇之的與人合作在城里開設古董店,專門出售清宮珍品。 經過這些內賊盜賣的珍寶有多少,同樣無法計數。清朝滅亡后,溥儀兄弟倆年幼,又是廢帝,失去了權威,這種倒賣就更加的肆無忌憚起來。溥儀后來回憶說,宮內太監們的盜竊幾乎從沒間斷。他大婚的時候,剛剛行過大婚禮,皇后鳳冠上鑲嵌的珍珠、寶石、玉翠竟然整個換成了贗品。他認為應該整肅內宮,清點庫房,查禁偷盜。然而,計劃還未實施,藏有無數珍寶的建福宮就突然起火,無數珍寶秘籍也都灰飛煙滅。 最后溥儀兄弟倆干脆自己盜竊了起來,因為一些民國官員聲稱,皇宮里的寶貝,應該屬于國家所有。溥儀于是通過大量將珍寶賞賜給他兄弟的方式,將其帶出宮。留下的證據則是“賞溥杰單”和“收到單”等單據,后來被清室善后委員會發現。 故宮在經過如此瘋狂的破壞、盜竊和破壞之后,還能留下160萬件珍寶,可想而知原先的盛況,跟故宮珍寶在一個等級上的圓明園有多少,那是可以想象的。 反正根據財務官的初步統計,他們在圓明園中發現了180萬件珍藏。比后世專家估計的還要多,而且絕大多數珍寶,都所在庫房中,而不是陳設在外面。后世有專家還反對過一百多萬的估計數字,因為他們按照圓明園中房屋面積計算發現,150萬件陳設擺開來,每平米會平均有近十件珍寶。這就是純粹的窮人見識了,有錢人家用的玩意兒,那都是經常換的,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季節,陳設都是不同的,紅樓夢中就經常有這樣的描述。 有個好玩意,整天擺在顯眼的位置,恨不能天天讓人看見,這是小門小戶的作風。 和珅家的東西被抄家的時候,大多數都在庫房,更何況更講究的皇家了。 可以說百分之九十的珍寶都收藏在寶庫中,而且管理的井井有條,一項項記錄在冊,乾隆時代的太監宮女們還沒發展到敢盜竊的地步,所以這些東西竟然一件件都能對得上號。 就這180萬件,還是周瑯軍隊中的財務官沒見過世面,漏掉了很多不會登記,但也能算成珍寶的物品。 比如噴泉里的十二生肖獸首,覺得那就是個建筑,在周瑯不得破壞建筑的命令下,他們懶得去拆,還有皇宮宮門上的門環,黑乎乎的,其實那是銀鋪首(銀鑄獸面活門環),他們以為是鐵的。 另外一些石頭雕像那是最頂尖的能工巧匠雕刻的,他們也不知道是珍寶,那白石塔,是漢白玉的,他們也以為是普通石頭,結果錯失了太多好東西,否則他們能帶走的珍寶,直奔兩百萬去了。 可就這180多萬件,也愁死了人了,來來回回得拉幾百趟,放著讓他們拉,一年都拉不完。幸虧四十多天后,從福建趕來的援助到了,運輸進度大大加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