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五節 規范商業體系(2)-《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1/3)頁

    應某位兄弟的要求,加更!!!

    ————————————

    新一批開征的有棉花進口稅,按照重量征稅,而不是按照市價,還是周瑯一貫的理念,便于執行、監督和管理,從而降低管理難度和成本,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之前棉花一類的商品,都是由行商估價,然后按照值百抽五的稅率抽稅,顯然行商的股價中水分很大。

    當然按照重量,也會有稱重過程中的貓膩,但那屬于行政監管的問題,而不是稅制本身的漏洞。

    擔,已經成為海關標準單位,一擔為100斤,1斤16兩,1兩標準重量37克,這些已經在海關中建立了標準度量體系。

    1擔茶葉抽稅2兩,出口售價在25兩左右,稅率8%,這個稅率很低,但棉花進口稅更低,1擔棉花僅抽稅1兩,市面上棉花價格是1斤200文錢,1擔價值2萬文錢,這幾年銀貴錢賤,1兩銀子已經不是1000文,而是在1200文左右變化。所以1擔棉花價值十六七兩的樣子,棉花稅率也就是6%左右,要知道這可是進口商品啊,一般國家傾向于高進口稅率,低出口稅率,以刺激出口。

    之所以對棉花實行如此低廉的稅率,主要還是為了鼓勵棉花貿易,中國的土地肯定得用來種糧食,棉花就只能從國外進口,而棉花又是重要的原料,所以給它低稅率,鼓勵進口,促進紡織業生產。

    進口奢侈品性質的高檔鐘表、玻璃窗等,稅率就高多了。歷史上,嘉慶皇帝就注意到持續擴大的奢侈品貿易問題,乾隆年間流行奢華風,大量西方精巧物件進口,嘉慶在給兩廣總督的信中甚至表示:“向聞西洋載貨遠來一船之貨所值百十萬,皆在內地銷售。是以中國之銀兩因此虛耗者不少。即如鐘表一項,島人以銅鐵數星巧取中國之銀數千數百;玻璃一項,不過土中取液煎熬而成,一窗一屏,亦有數千數百之值,此其明驗也。以有用易無用,舍本逐末,暗損中國元氣,所關甚大。又聞福建與琉球交易之法,用貨易貨,向不用銀。至西洋人載貨來粵,各洋行是否有照福建與琉球交易之例以貨易貨者仰系全以銀買貨。著傳諭吉慶等留心體察,應如何斟酌調劑不使內地銀兩被夷人巧賺之處遇便覆奏將此諭令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這是嘉慶在回兩廣總督吉慶禁止鴉片貿易奏折中提到的。嘉慶認為島人(他以為西方人都住在海島上),拿幾星銅鐵打造的鐘表,用沙子燒制(土中取液)的玻璃,就賺取數千數百兩的白銀,是“以有用易無用,舍本逐末,暗損中國元氣,所關甚大”。乃至要求效仿琉球以貨易貨的方式,限制白銀外流。

    周瑯倒是不擔心白銀外流,還沒到那時候呢,那是鴉片泛濫的時候才有的,現在每年走私進口的鴉片不足4000箱,況且周瑯也打算禁止鴉片貿易了,順差會更大,反倒要擔心白銀大量流入造成通貨膨脹的問題。

    但他還是對奢侈品性質的鐘表和玻璃開征重稅,按照個數來算,一座鐘不管物價如何,爭三百兩,一面玻璃,無論大小,征一百兩,這關稅大概超過100%了,因為均價的話,座鐘不可能有300兩,玻璃不可能有100兩。

    另外由于中西方之間的貿易還不夠繁榮,絕大多數貨物的銷量都很少,直接開征的話造成的成本恐怕比稅收都多,于是在專門列明征稅的貿易品類之外,但凡沒有禁止的商貨,均可合法進口,稅率統一定為1擔10兩,稱為一般商品進口稅率。凡未列明稅率的貨物,但凡沒有禁止的商貨,均可合法出口,稅率統一為1擔3兩,稱為一般商品出口稅率。

    這些收稅新規定,很快印制成冊,有海關衙門發送到各國商館。此時這些商館暫時被當作各國官方商務機構,但周瑯已經通過這些商館,向各自的國家發去了邀請,邀請他們互派使節,進行貿易談判,真正的公使館建立,至少得明年了。

    解決完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問題,周瑯重點關注其他商業。

    由于進出口貿易一直壟斷在十三行手里,廣州一般性商業,跟外貿之間有個十三行,沒有直接接觸,因此其他貿易保持著本土特色。

    各行各業都有行會,這是唐宋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商業文化形態,歷朝歷代都沒有進行過打擊,原因很簡單,農民造反過,商人造反過,和尚也造反過,可商會沒有造反過,哪怕造反的商人也不是靠商會來組織。

    在中國,只要不造反,就沒有官方打擊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金溪县| 东山县| 平江县| 壶关县| 永城市| 玛曲县| 沭阳县| 武冈市| 彭山县| 萨嘎县| 平泉县| 奉化市| 汉川市| 宜章县| 和平县| 苍山县| 定远县| 大庆市| 海安县| 奉贤区| 阜新| 乌兰察布市| 久治县| 宁陵县| 宣武区| 玛多县| 城口县| 浠水县| 巴林右旗| 甘谷县| 治县。| 龙泉市| 永靖县| 烟台市| 湘西| 若尔盖县| 庆城县| 察哈| 彰化县| 镇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