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牛頓選擇了金本位,然后英鎊這些年一直很穩定,因為黃金的產量相對白銀來說,一直很穩定。 除非現在就轉入信用貨幣體系,否則將貨幣轉為金本位是最安全的選擇。 轉入信用貨幣,這個時機恐怕還沒到,周瑯也不想引領潮流,因為引領潮流,意味著冒險。在他提前布局,已經將世界上后世文明的金礦產地都納入了中國控制中的情況下,沒必要冒險率先使用信用本位。 而且將自家貨幣跟黃金掛鉤,得到的信用是最強的,假以時日,很容易取得世界貨幣地位。以中國的經濟體量,一旦跟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建立緊密的經濟聯系之后,中國金本位貨幣成為世界貨幣是水到渠成的,如果是信用貨幣的話,那就很難了。 周瑯深思之后,覺得金本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就同意伍秉鑒進行金本位改革的準備。 伍秉鑒提出這個方案,也是有一定基礎的,因為美洲公司前幾年終于隨著在舊金山的開辟,發現了當地含量豐富的金沙,大量淘金者涌入圣弗朗西斯,哪里的名字已經被金山取代,不過新金山還沒有發現,所以舊金山的名字還沒有進一步獲得。 舊金山掀起了淘金熱,淘金熱之前每年北美各地涌入將近三十萬移民,已經讓歐洲人驚嘆了,淘金熱爆發后,通過信用過硬的官報披露消息,并且鼓勵移民前往淘金,只是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家庭移民,不能只有光棍漢去,即便如此限制。每年前往美洲的移民也達到了五十萬人。 淘金熱之前,在朱濆和陳周全統治下的人口只有一百萬左右,淘金熱才剛剛兩年多,哪里的人口已經翻了一倍。不過對土地充滿特殊熱情的中國農民,沒有像歷史上美國淘金熱那樣,士兵離開了營房,仆人離開了主人,農民典押田宅,拓荒者撂荒土地,工人扔下工具,公務員離開寫字臺,甚至連傳教士也離開了布道所去淘金的現象。 淘金熱是很熱,但大多數農民都將其看作是一種農閑時期的外快,盡管這塊外比種地收益大的多,可是夏秋兩季,淘金工們還是會馬上回家收糧。對他們來說,把土地撂荒了,是一種罪過,這是一個對土地帶有信仰的民族,可偏偏他們占有的土地卻極少。 通過美洲公司,把淘金工手里的金沙都收上來,換成公行印刷的紙幣或者銅錢,或者銀幣,伍秉鑒慢慢為金本位制改革積累黃金儲備。但中國的經濟規模太大了,發行的紙幣已經高達十億兩之多,金銀比價目前是1比15,根據這個計算結果,要應付金本位制轉換,需要6666萬兩黃金。目前加州淘金的產量,每年才只有兩百多萬兩,需要累積十年時間。 公行已經開始采取措施,擴大開采量,但河流淘金的產量很難大幅度擴大,他們想到的是用機器開發金礦,已經派人去尋找礦脈,但一時間沒有找到。 沒想到南非率先發現了金礦,而且儲量巨大,開采前景廣闊。根據英國人的報告,每年開采300萬兩黃金是沒有問題的,那意味著一擔這個金礦得到開發,用不了幾年就可以實行金本位,而且荷蘭和英國金融顧問都認為,控制了金礦的產出,甚至不需要積累足夠的儲備金,因為有持續不斷的純金流入的話,是可以保證信用的,這意味著馬上就可以進行金本位制改革。 這個巨大的吸引力讓周瑯馬上就同意了給蘇沖阿冊封,這并不是出于經濟目的,而是帶有政治目的的,因為黃金從來不單單是一種經濟財富,而是貨幣安全的保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