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追看新章节,下载本站客户端无广告APP ↓↓↓

第三百二十八節(jié) 讓法律擔(dān)當(dāng)主角-《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1/3)頁

    曼徹斯特是英國重要的工業(yè)城市,支柱產(chǎn)業(yè)是棉紡業(yè),產(chǎn)品主要用于出口,距離最近的是港口城市是利物浦,兩地相距48公里。隨著工業(yè)快速發(fā)展,曼徹斯特對棉花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英國潮濕陰冷的氣候,讓他們的綿羊羊毛質(zhì)地優(yōu)良,卻無法種植棉花。只能從美國進口棉花,商船將棉花送到附近的利物浦,然后通過運河與陸上的馬車運送原料。

    但是馬車的運輸成本高得驚人,運河公司壟斷經(jīng)營運費也不便宜。鐵路的出現(xiàn),讓工廠主們試圖利用這種新興技術(shù),對抗壟斷的運河公司,以及高昂的馬車運輸。于是利物浦的資本家提出了修建鐵路的建議。利物浦資本家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并不是為了跟經(jīng)營運河的貴族爭奪權(quán)力,所以在成立鐵路董事會之前,他們主動與運河公司溝通,想說服他們降低運費,運河公司完全無視他們的要求。

    于是在利物浦的資本家的支持下,利物浦與曼徹斯特議會通過了組建鐵路公司的決議。

    利物浦到曼徹斯特鐵路的修建,其實也不是斯蒂芬孫直接開拓的結(jié)果,而是新興資本家跟權(quán)貴運河主的利益之爭的結(jié)果,過程中當(dāng)然充滿了沖突,比如貴族運河主也不允許鐵路穿越他們的運河,是議會通過法案,批準(zhǔn)通過。為了避開最強勢的貴族地主,斯蒂芬孫不得不冒險者在沼澤地上修建鐵路。

    這條鐵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利物浦和曼徹斯特兩座大城市的商業(yè)貿(mào)易,讓鐵路獲益頗豐,至此鐵路才終于成了氣候,因為鐵路本身就已經(jīng)成了一項極為有利可圖的產(chǎn)業(yè),涌入鐵路業(yè)的各路豪強,已經(jīng)不是守舊貴族能夠抗衡的了,而且英國的貴族也不是那么守舊,甚至貴族開始主動參與到鐵路修建中,一如當(dāng)年他們修建運河一樣,只要能掙錢,他們都肯干。

    中國的運河勢力反對鐵路,原因也無非是因為利益。

    但他們的勢力太強大了,強大到不止地方官府忌憚,即便是六部都覺得棘手,明清為什么堅持漕運而不海運,除了安全問題外,時常被提及的一個理由是,“事關(guān)百萬河工生計”,依托運河為生的人口有百萬人,這并不是虛數(shù)。

    而且這百萬人中,有幾十萬有組織的漕幫成員,這些人是敢動刀子的。

    因此地方推到了丞相,丞相呈報給了皇帝,誰都決定不了,只能皇帝定奪。

    鐵路公司有皇帝持股,向來強勢,實際上周瑯持有的股份并不大,就跟當(dāng)年伊麗莎白投資海盜船一樣,目的不過是為了支持某項產(chǎn)業(yè),當(dāng)然周瑯支持鐵路,比伊麗莎白支持海盜,那光明多了,不過在政治上,只要是對國家有利的,實用主義的君主都不會計較名聲。

    現(xiàn)在丞相黃求憂建議皇帝先把自己從中脫身,退出鐵路股份,讓兩家公司自己解決,不要把皇室扯進來,萬一死了,有損皇帝名聲。

    周瑯是一個要名聲的人,但在這件事上,他顧及不了,當(dāng)年之所以入股鐵路公司,就是為了用皇權(quán)為修鐵路高價護航,誰知道在百萬級別的利益面前,就真有不怕死的人,還一副士不畏死的架勢,提前把聲勢都造了起來,棺材都擺在運河公司總部的門口。

    天天在已經(jīng)開始密集出現(xiàn)的社會報紙上發(fā)軟文,把他們描繪成一個受強權(quán)打壓的弱者,又拿百萬河工的生計說事,那百萬河工從運河上能拿幾個錢,糊口而已,公司的股東們,才各個肥的流油。
    第(1/3)頁

追看新章节,下载本站客户端无广告APP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台中市| 长武县| 五台县| 丹阳市| 凤翔县| 北票市| 阜南县| 清徐县| 红桥区| 双鸭山市| 汾阳市| 东方市| 河津市| 金湖县| 庆云县| 扶沟县| 合江县| 华宁县| 喜德县| 咸丰县| 台前县| 临城县| 米泉市| 元氏县| 凤山县| 太谷县| 石景山区| 淮阳县| 密云县| 六盘水市| 卢龙县| 嘉黎县| 肥西县| 丹寨县| 灵寿县| 江津市| 灵川县| 玉门市| 平顺县|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