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波洛茨克的大首領已經宣布投降,以換取全族的生存。這堪稱是他個人的行為,即便他覺得此乃無可奈何的決定,對于那些仍在進軍中的軍隊一切仍是未知的。 對于戰爭的事情,已經投降的他沒法再做保留。他說明了波洛茨克的全部兵力——四千人。 得知這一數字,菲斯克倒吸一口涼氣,但也很快明白為了這場戰爭對方可謂兵力盡出,他們是本著不成功就族滅的心態做一場豪賭。 這究竟是為什么? 答案非常干脆,普羅茨瓦夫如此解釋:“我們派的斥候估計你們兵力很少,但你們每個戰士都很強。我們開會商議,只有集結盡可能多的軍隊才能擊敗你們,將這座堡壘拔掉。” 如此解釋很有邏輯性,菲斯克懶得再站在勝利者姿態做嘲諷。他與斯瓦爾加德立刻意識到維捷布斯克堡壘的確有著重大戰略價值,它真的扼守在交通要地,如扎在皮肉里的釘子,氣得波洛茨克人不惜舉族征討意圖拔掉之。 如此堡壘豈能被他人破壞?恰恰相反,它對周圍地區所有族群必是強有力的震懾,必須繼續發展它。 普羅茨瓦夫正式提及被擊敗的是軍隊的先鋒部隊,卻也是實力最強的部分。 后續仍有軍隊持續沿著河畔區域逆行遠征,這些人實力太差僅是行軍就有令人絕望的龜速。 “那么,你覺得如果你們的大軍完成總集結,并于我們的軍隊決戰。你……感覺是否有勝利把握?” 面對禿頭將軍如此聞訊,戰敗的普羅茨瓦夫只能說:“沒把握。” “真的沒把握?你們可有四千人。” “但你們也有一千人!” “倘若我們就只有最初的三百人呢?我要你真實的想法。” “敢!”唯有這一刻,普羅茨瓦夫答得非常干脆。 “那么,你打算如何戰斗?” “自然是組織全部兵力一擁而上,靠著絕對的人數優勢戰勝你們,把這座堡壘連根拔起。” 菲斯克順勢點點頭:“這樣,你們就覺得贏了?” “不然呢?” “聽著,即便你們把這座堡壘摧毀,我們并不會為了它陪葬。我們可以騎馬消失得無影無蹤,又可以突然出現,在你們放松警惕時殺死你們。甚至因為你們大舉出現,你們的后方一定非常空虛,所以……你覺得你們的后方已經徹底空了嗎?” 本來普羅茨瓦夫覺得此乃自己投降后的一般性聞訊,想不到禿頭將領、這個名叫菲斯克的家伙已然直白又傲慢地說明他們羅斯人下一步的戰術計劃。 其實最后的反問就開始菲斯克突然間的靈機一動。 維捷布斯克堡壘對于羅斯意味著什么?自然有著巨大的戰略意義。但真正有意義的不是這里的木質圍墻和大量新建筑的房舍,而是這片優越的地理位置,它是一處天然可涉水通過的淺灘、容易耕作的平坦區、南北交通線天然驛站。 實在頂不住軍事壓力就放棄堡壘,大不了日后卷土重來復建。 “我們無意在于你們的后續部隊作戰,我將帶領精銳部隊以最快的速度沖入你們的家園。我不擔心會迷路,有野心家會作為優秀的帶路者,有此功勛,我們將全力支持這個男人成為波洛茨克的新首領。” 菲斯克甚至為自己的計謀心中叫好,他所謂的帶路者就是貨真價實的野心家蘭巴特。當然,一個為了得到權勢不惜出賣族人的家伙,菲斯克鄙視這種人,公平的說恰是這種人更容易做哈巴狗。 帶路者實則并非獨此一人,烏雷科小隊之前的探險行動不止是毀了波洛茨克杜卡村,也是通過俘虜的嘴找到了通向波洛茨克主要定居點的“森林道路”。進軍、被偷襲、逃亡,烏雷科后續的搶劫行動非常失敗,逃跑得也很狼狽,而那條逃跑路線逆著來不正是進軍路線? 杜卡村在當地人語言里有“河道巨大彎折”之意思,那里的確是一處很大的拐彎,成為地理上的一處標識物。從維捷布斯克抵達杜卡村,并非只有沿著河畔地區前進這一條路,聰明的獵人直接冒險走森林之路只為抄近道,菲斯克很樂意走這條近路。 一番談話好似軍棋推演,在普羅茨瓦夫看來禿頭將領必然說到做到,就算雙方真的會以四千對三百的懸殊兵力作戰,那種近身肉搏的戰斗不會發生,波洛茨克人的戰術從一開始就是錯的。而真實戰斗所展現的更加離譜,一百五十名精銳騎兵擊垮了最強一千人。 普羅茨瓦夫輸得心服口服,而對羅斯人接下來的行動他無能為力,也只能祈求:“希望你們信守諾言,不要再亂殺一人。” …… 于是,羅斯人開始積極準備下一步行動,同樣也要防范那些不怕死的家伙繼續向維捷布斯克進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