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陳暮當然沒打算一口氣開始教化學物理。

    那是以后的事情。

    現在要做的,僅僅只是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而已。

    如果能在四十歲之前統一天下,八十歲之前造出蒸汽機,就笑掉大牙吧。

    畢竟陳暮只知道一點蒸汽機的理論知識,具體如何制造一概不知,靠他徒手擼工業革命,那不現實。

    人家歐洲從十五世紀開始,無數優秀人才,發展了兩百多年才完成的事情,他怎么做到?

    所以他要做的事情,可不是攀什么科技樹,真的是在教數學。

    上午給孩子們教完加減乘除,下午又給大班的教一模一樣的內容,先得把阿拉伯數字普及給孩子們才行。

    阿拉伯數字對于數學的意義全世界都知道,只要把文化知識傳遞下去,那么一百年后,兩百年后,總有天才能靠著數學帶動起其它學科。

    按照陳暮的備課,前面幾節課教基礎的阿拉伯數字,然后再教乘法口訣。

    實際上先秦戰國時代就有乘法口訣,在《荀子》《戰國策》《淮南子》里就有記載,但這份口訣十分零散,并不成套。

    而且當時的口訣內容也不一樣,不同書籍里記載的順序也不同,雜亂無章,沒有人進行統一整理。

    陳暮要做就是把乘法口訣系統化,進行整理后再教給學生。

    這段課程就用了半個月。

    也許有人說,學生不都是神童嗎?為什么背個乘法口訣還要這么久?

    然而大家還記不記得整個小學六年的學習內容?

    六年全都在學加減乘除,正負數和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一知識,就可以知道教小學生讀書并不輕松。

    孩子年紀小容易忘事,今天教了明天就忘。

    雖然有諸葛亮陳群陸議崔林這幾個尖子生,但其他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想統一教學進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像這樣的大課教學,學生有好有壞,有優等生有差等生并不奇怪。

    像鄭玄手底下有上千弟子,真正優秀的,其實也就那么寥寥幾人而已。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新同學。”

    陳暮走入教室,身后跟著一個俏丫頭,學生們好奇地打量。

    丫頭緊緊拉著哥哥的手,怯生生地看著這群同齡人。

    “這是我的妹妹陳鳳,今年八歲,比你們要大一點,阿鳳?    你就坐陳紹旁邊。”

    陳暮指著最后一個空位?    這樣每排四人,剛好三排十二個人湊齊了。

    陳鳳一步三回頭地走過去?    無比拘束地跪坐下來。

    好在大哥在?    倒也不覺得害怕。

    只是剛到一個陌生環境,還沒有熟悉?    總會覺得心里不自在。

    看著陳鳳落座,陳暮才開始說道:“阿鳳年紀雖然比你們大一點?    但以前沒讀過書?    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大家還是要多多幫助她,知道嗎?”

    “知道了。”

    眾人異口同聲回答。

    之所以把陳鳳接過來讀書,當然是陳暮這個院長給的便利。

    自己倒是先讀了鴻都門學?    又拜大儒為師?    如今學識不能說特別淵博,但水平也不算差,混個名士應該問題不大,自然不能讓自己的家人還目不識丁。

    陳志今年已經十四歲,按道理來說已經過了泰山書院的入學年齡?    可他的基礎實在太差,沒法去泰山學宮?    只能去大班跟著小學生們讀書。

    陳鳳今年八歲,剛好在小班讀一年?    明年就能升大班。

    在漢朝,雖然女子地位不能說高?    但也絕沒有到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地步。

    漢朝四大才女?    班婕妤?    卓文君,班昭,蔡文姬,都是響當當名垂千古的人物,即便是晉朝,也還有個謝道韞。

    “好了,今天我們就不上數學課,我帶你們出去,學習一下自然知識。”

    陳暮拍拍手:“大家起來吧,跟我去外面。”

    學生們老老實實起來跟著出去。

    小時候的自然課什么內容?

    無外乎每人發個放大鏡,帶著大家在學校的花壇里兜兜轉轉,看看蟲子看看樹葉。

    陳暮記得自己小時候有一個惡趣味,就是用放大鏡燒螞蟻。

    雖然有點變態殺人狂的意思,但還好他不縱火,三歲以后就沒有尿床。

    學生們一個個小胳膊小腿,在書院的婢女與奴仆的看管下,跟著陳暮來到了外面的草地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鹤峰县| 大港区| 宁晋县| 尼勒克县| 卢氏县| 西乡县| 泰来县| 临朐县| 阳西县| 丘北县| 永清县| 凤台县| 永泰县| 永昌县| 奉贤区| 玉山县| 淳化县| 通道| 延庆县| 临泉县| 饶平县| 福贡县| 拉孜县| 灌阳县| 双峰县| 祁阳县| 滕州市| 攀枝花市| 资阳市| 永平县| 汕头市| 兴安盟| 财经| 府谷县| 武城县| 开原市| 津南区| 潢川县| 绍兴县|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