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章 巡視地方-《三國之謀伐》


    第(3/3)頁

    劉備一邊派人安撫百姓,一邊在陳暮的允許下,盡起大軍,北上迎敵。

    只是平原國的地形實在是太糟糕,魯北平原區幾乎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騎兵來去如風,初期劉備打得很艱難,連番敗仗,面對三萬輕騎兵苦不堪言。

    《六蹈》里記載,周武王問姜太公,步兵和騎兵的戰斗力如何換算。姜子牙說,平原之上,一騎當八步,山路狹窄地帶,一騎當四步。

    而宋朝《武經總要》認為,一個騎兵相當于五個步兵。

    這還是已經對騎兵有各種辦法的北宋,而在漢朝更加沒辦法,又是平原地區,可見步兵打騎兵有多艱難。

    雖然劉備也有一千重騎兵和三四千輕騎兵,但重騎兵追不上輕騎兵,平原上騎兵游擊戰,除非有相同兵種,不然實在是太難。

    劉備五萬大軍與丘力居打了半個月,野戰潰敗之后,不得不據城死守才沒有被丘力居反殲滅。

    僵持了一段時間后,反倒是丘力居見劫掠得差不多,準備撤回遼東,不跟劉備打了。

    結果剛好朝廷的大軍趕到,鄒靖帶著數萬援軍抵達,駐扎在河間國。

    鄒靖不僅帶來了援軍,還帶來了朝廷詔書,封劉備為騎都尉,允許劉備出青州作戰。

    這是陳暮上書的結果,為劉備爭取出兵大義。

    不然光有陳暮這個青州刺史的公文,劉備也只能出兵平原,不能去冀州的渤海。

    有了這份詔書,劉備就可以名正言順了。

    鄒靖有四萬人馬,劉備有五萬,合起來九萬人。

    再加上各地郡兵,騎兵接近一萬,總兵力超過十萬,已經可以在野外與丘力居正面抗衡。

    荀攸料丘力居掠奪大量財富,行動必然緩慢,不如剛開始的劫掠如風,于是向劉備建議,以四面包夾之策,聚集平原河間二郡兵力,將丘力居包夾在渤海,來一個關門打狗。

    這個計策有一個漏洞,那就是萬一把丘力居逼急了,丟下輜重,帶著騎兵沖出包圍圈,闖入冀州和青州腹地,四處作亂,那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為此荀攸殫精竭慮地制定計劃,想辦法收縮包圍圈,制定埋伏點,完善策略。

    最終通過軍情司的情報,總算是在渤海章武縣截到了丘力居。

    這場戰斗劉備采納荀攸的計劃,與鄒靖商議過后,以南面和西面組織包圍圈,開北面口子,逼丘力居往北逃,放他回幽州。

    大戰之后,丘力居確實如荀攸所料那般沒有南下或者西去。

    畢竟丘力居不是傻子,去冀州與青徐腹地,那就是遠離自己的老巢,騎兵再能跑,也有人困馬乏的時候,一旦被官軍圍上,那就是死路一條。

    現在北面沒有敵人,自然選擇北歸。

    于是丘力居丟下千余具尸體以及一半以上的輜重,以比步兵稍快的速度,往北面逃。

    還是舍棄不下那么多財務,貪心不足。

    可惜丘力居忘了北面還有個公孫瓚在等他。

    公孫瓚跑去鮮卑花費重金雇傭了一批鮮卑人,于泉州(今天津武清區)堵截到了丘力居。

    前狼后虎,經過一天激戰,丘力居傷亡慘重,死了六七千人,不得不將輜重全部拋棄掉才脫離戰場逃回遼東。

    如此一來,這次南下,丘力居可謂殺敵八百,自損一萬,不僅什么好處都沒撈到,部落人口還少了二十分之一,對于他的打擊很大。

    看完了戰況報告,陳暮也是很佩服荀攸的計策。

    古代戰爭中在平原地區對付騎兵確實無比艱難,唯一得辦法,只有通過人海戰術包圍,而且成功率很低,在步兵對騎兵戰爭最多的宋朝,經常有騎兵打不過就跑,步兵完全追不上的案例。

    荀攸雖然同樣選擇了包圍戰術,卻是用的欲擒故縱之計,先通過兩面包夾,逼得丘力居北上,再在他北上的道路上安排公孫瓚做伏兵,打得丘力居狼狽而逃,戰術布置得確實好。

    如今朝廷命劉備鄒靖公孫瓚三人出兵遼東,平定張純張舉丘力居叛亂,現在的情況已經比歷史上好得多。

    看樣子,應該也不需要等到明年劉虞出馬。

    接下來,就得謀劃另外的事情了。

    坐在馬車上,陳暮心想。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莫力| 晋州市| 安西县| 龙岩市| 安陆市| 米易县| 景泰县| 疏附县| 西乌| 元氏县| 东海县| 山西省| 怀安县| 博乐市| 贡嘎县| 屯昌县| 县级市| 桃园县| 大悟县| 西丰县| 页游| 库车县| 绥宁县| 多伦县| 聂拉木县| 文山县| 响水县| 栾川县| 句容市| 岳普湖县| 沂水县| 河东区| 石城县| 通江县| 永善县| 沅江市| 通许县| 麦盖提县| 高要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