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袁隗為了防止二人見面吵架? 只能一個一個地喊來,而且必須先叫嫡子袁術? 不然袁術知道了肯定會鬧。 當袁術來到袁隗的府邸,看到袁隗正在湖心亭釣魚? 有些散漫地道:“叔父? 叫吾來何事?” 袁隗淡淡地道:“公路? 我欲把你調出京城,去外地做太守,你覺得如何?” 袁術驚訝道:“叔父有門路?” 其實虎賁中郎將也不是完全沒有權力,《漢官典職》曰:虎賁中郎將,主虎賁千五百人。 然而相比于人家北軍的中郎將執掌數萬人,袁術這個虎賁中郎將其實就是個看大門的,管1000多人的皇宮外圍宿衛禁軍,權力也就那樣,而且不是那么自由。 所以袁術早就不想干了,只是礙于這個職位是袁家傾盡全力才弄上去的,不得不繼續做下去。 聽到自己要外放太守,去地方當土皇帝,袁術當然開心。 “嗯?!? 袁隗點點頭道:“不過也沒有十成把握,我叫你過來,只是讓你做好心理準備,看你愿不愿去?!? “愿意,當然愿意,天天看宮門,我早就嫌煩了,只是不知是何地?” 袁術毫不猶豫同意。 袁隗便說道:“愿意就好,如無意外,應當是長沙郡?!? “長沙郡?” 袁術心中竊喜,那地方好呀,天高皇帝遠,而且非常富庶,是個好地方,當下高興地道:“那就拜托叔父了?!? “嗯,去吧?!? 等他走后,袁隗又差人叫來袁紹。 袁紹長得姿貌威容,相貌英俊,抵達袁隗府邸,恭敬地對袁隗說道:“叔父。” 相比于對待袁術,袁隗對袁紹的態度就好得多,笑著說道:“本初,最近在忙些什么,有些日子沒回府里了?!? 袁紹恭敬道:“大將軍這幾日常與我交談至深夜,紹實在脫不開身?!? “嗯?!? 袁隗說道:“你得大將軍賞識,是件好事。不過還有另外一件好事,看你愿意否。” “哦?” 袁紹不解道:“是何事?!? 袁隗道:“那新任的尚書令陳暮陳子歸,你可曾聽聞?” “自然?!? “他愿意舉薦你為永昌太守?!? “舉薦我為太守?” 袁紹一頭霧水,自己和那陳子歸素來沒有交情,他會這么好心? “不錯。” 袁隗點點頭,說道:“那陳子歸有求于我,作為交換,你與公路每人一地太守,過兩年之后,我再想辦法把你們調回洛陽,有了這份資歷,就算沒有當上九卿,最少也是京兆尹或者司隸校尉,將來再為我袁家添二公,亦不遠矣。” 之所以袁隗不對袁術說這些話,而對袁紹和盤托出,是因為袁隗和袁逢其實都比較欣賞袁紹。 《三國志》記載:“紹生而父死,二公愛之。幼使為郎,弱冠除濮陽長,有清名?!? 雖然袁紹是袁逢的庶子,但過繼給了袁成,那也算是袁家嫡子。所以袁隗和袁逢都比較喜歡他,對袁術就嚴格許多。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做父母的,對子女要求肯定很嚴格。如果是親戚家的孩子,那肯定要表現得喜愛,就算做錯事情,也不好意思責罵。 更何況袁紹的能力確實要比袁術優秀,為人處世,心胸謀略,袁紹都要比袁術強得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