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很多時候,戰爭往往并不是最終的手段,也并不是唯一的解決手段,可卻是最有效,且最簡單粗暴的手段。
王芬把爪子伸到了兗州,不斬斷這只爪子,那么青州將永無寧日。
青州臨淄,州牧府。
劉備正在后院垂釣,夏日荷花盛開,烈日灼灼之下,他戴著一頂斗笠,影子拉得極長,眼睛炯炯有神地看著池塘里的魚,目不轉睛。
陳暮悄無聲息地來到了他的身邊坐下,陽光照射在他白皙柔和的臉上,似乎也映照出了幾分棱角。
“大哥。”
“嗯。”
“我們要出兵了。”
“知道了。”
“不問問?”
“這有什么好問的。”
劉備灑然一笑:“王芬既然出手,我們就必須接下來,這點道理我還是懂。”
陳暮點點頭:“嗯,不能再讓他得寸進尺。”
“此戰我就怕徐州不穩。”
劉備臉色有點凝重,徐州根基未失,他當初還派了蔡陽領五千人討伐,但只打到崢嶸谷,就被瑯邪相蕭建在莒縣攔住,沒法再進去。
莒縣的地理位置太險要,左右都是群山,唯獨中間是一條山谷,名為崢嶸谷,莒縣就橫在其中,難以逾越。
陶謙已經與青州交惡,如果趁著他們在與王芬交戰的時候,從瑯邪國出兵偷襲青州背后,那對于青州來說,會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熟料陳暮卻微微一笑道:“大哥放心,陶恭祖進攻兗州失利之后,已經沒有膽子在出手,何況如今徐州自己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大哥盡管放心。”
“那我們應當何時進攻?”
劉備問道。
陳暮說道:“應先派人聯絡公孫伯圭,下個月一同進攻冀州。”
“善!”
劉備感覺到魚竿有些跳動,輕輕一拉,一條鯉魚就被勾了上來,在陽光下甩著波光粼粼的尾巴,竟然是一條金尾鯉魚。
到了八月,一輛輛運糧的車隊浩浩蕩蕩地從臨淄開赴平原國前線,到現在為止,青州也總共只修了兩條水泥路,但卻是交通要道,一條是膠萊平原到臨淄,另外一條是臨淄到平原國。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不管是何時,糧食都是戰爭中最大的基礎,當兵吃糧在亂世中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只要你手里有糧草,就可以招募更多的士兵。
而就在青州開始準備戰爭存糧的時候,此時的冀州,卻處于一個古怪的氣氛里。
王芬病倒了。
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去年就大病一場,一直沒有痊愈。
冀州太尉府邸,王芬的長史辛評才剛從后廚出來,與那位經常給王芬煎藥的醫師打了個照面。
到前門的時候,就看到了司徒陳逸,司空荀和,以及其他公卿們進了府邸里。
其中也有郭圖、審配、耿武、閔純、李歷、劉惠這些人。
太尉府主簿荀諶也在其中,他與辛評不著痕跡地點了點頭,辛評便走入其中,與諸多公卿們一起進去。
這次王芬沒有在外面大殿上,而是在自己的臥房。
眾人進去之后,就看到他躺在病床上,周圍奴仆服侍著湯藥,但臉色蒼白,氣若游絲,連湯藥都已經難以下咽了。
其實最近這幾天來,隨著王芬身體日益蒼老,大家都能夠感覺到他或許已經到了天命的時候。
畢竟七十多歲的老頭,在漢代算是長壽,壽終而寢也正常。
只是作為如今冀州的締造者,自中平元年以來,執掌冀州近十年,他的個人威望達到了頂峰,如果此時王芬出現什么意外,對于冀州來說,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現在眾人來到太尉府,其實不僅僅是王芬召集他們,準備做給自己安排后事,其實也是想要詢問一下,有沒有一個可以繼承他遺志的人出來。
一行人陸陸續續來到王芬房間,荀和與陳逸來到床邊探視,就看到王芬勉強揮退了奴仆,對他們說道:“公舒,子良,你們來了。”
“文祖公,病情如何,好些了嗎?”
陳逸過來關切詢問。
“唉,都老了。”
沒想到王芬并沒有回答,只是看到陳逸與荀和頭上的白發,忽然感嘆道:“我們這些人,也該腐朽地進入棺材里了,未來,是年輕人的天下。”
二人相顧無言,王芬七十多歲了,荀和與陳逸也已經年近六十,父輩們在三四十年前經歷的黨錮之禍,仿佛就在昨日。
荀和沉吟道:“文祖公,你今日喚我們過來,是有何事要安排?”
王芬咳嗽了幾聲,慘笑道:“我自知大限將至,也是該把冀州托付給你們了,今日過來,是安排后事。”
“文祖公......”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肇庆市|
阳泉市|
滦平县|
南漳县|
盘锦市|
长武县|
霞浦县|
甘泉县|
项城市|
温泉县|
沁水县|
应城市|
廊坊市|
崇阳县|
开江县|
措勤县|
察隅县|
蓬安县|
武安市|
朔州市|
青冈县|
临安市|
泰安市|
义马市|
麻城市|
宜黄县|
张家港市|
沽源县|
全州县|
湖南省|
南安市|
调兵山市|
三河市|
措勤县|
邓州市|
乌审旗|
六枝特区|
五莲县|
肃宁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