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三國之謀伐》
第(3/3)頁
后面諸多公卿無不悲戚,可人生不就是這樣?
生老病死,常態也。
哪怕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到了最后,不一樣也得死去?
他們早該看透了,這世上,本就沒有長生。
“好了好了?!?
王芬看到他們的樣子,卻是笑了笑說道:“我看得很開,只是記掛冀州,記掛天子,不然的話,我早就想回鄉安度晚年,今日請諸位來,就是想問問,以后誰可以接任冀州牧?”
是冀州牧,不是太尉。
實際上現在的冀州實際掌控者,還是王芬這個太尉兼冀州牧,他的主要職權來源,是州牧而不是太尉。
畢竟從正常的職權劃分來說,州牧是實權,而太尉則隱隱有些是虛職的味道。
所以如今冀州的三公九卿,也可以說是擺設。
真正能夠發號施令的,還是王芬現在掌控的州牧大印。
眾人互相看看,有人毫不猶豫地道:“司空可以繼任此位,司空為八俊之次荀公之子,名望滿天下,當為眾望所歸?!?
“子良公也可以,三君之后,人心所向?!?
九卿們紛紛推薦荀和陳逸。
其實王芬叫他們來,也是這個意思,想要讓他們二人其中一個接替。
可荀和卻搖搖頭道:“我便算了,老夫的年歲也不小,身子骨大不如前,何況與文祖公相比,我之威望又如何擔得起冀州之大業,還是子良來吧。”
王芬在冀州的威望是怎么來的?
從中平元年擔任冀州刺史,將冀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經濟發達,百姓富裕,在民間的威望極高,所以他才能坐穩冀州牧的大位。
要知道袁紹在漢末的名望是相當高的,可袁紹在冀州也得盤著臥著,不敢輕舉妄動,就是因為王芬在冀州根深蒂固,遠不像后來摘桃子的韓馥那樣沒有根基。
而荀和呢?
比王芬差得遠,何況荀和的年紀也不小了,年近六十,有心無力,自然不愿意接手冀州這個攤子,所以他推薦相對比他小幾歲,且還是陳蕃之子,名望更高的陳逸來。
哪料到陳逸聽到這話,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道:“不行,我不行。治理冀州乃國家之大事,我才能比之文祖差了百倍,如何能擔當起大任?”
王芬皺起眉頭:“你們二人莫不是在推辭?這可不是在禮讓的時候,此時冀州已是風雨飄搖,正需要你們來輔佐天子方可?!?
荀和苦笑道:“若我有此心,何須推辭禮讓。只是我與子良之才,以及威望遠不如文祖,談何能繼任此位?不過文祖,你家不是有兩位公子,聽聞長子素有賢名,何不繼任冀州?”
公子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指諸侯兒子,到了漢朝,雖然沒有像春秋戰國時期那么嚴格,但也是指達官貴人之子。
王芬在歷史上被抄家滅族,但此時并沒有,所以還是有兩個兒子。
可聽到荀和談起自己的兒子,王芬嘆氣道:“一個整日胡作非為,一個又只知道誦讀經書,對做官毫無興趣,若非如此,我又怎么可能希望將冀州托付給諸公呢?”
不是王芬不想把這份家業傳給兒子,而是他的兒子跟陶謙的兒子一樣,都是對政治不感興趣,不愿意做官的人。
簡單來說,就是庸才,無能之輩。
王芬活著的時候還好,等王芬一死,要真的是這兩個兒子繼位冀州牧,恐怕劉備公孫瓚和洛陽那邊,輕易就可以殺到冀州,將他們生擒。
“這這這.....”
“公舒與子良真的不愿意接任嗎?”
“諸公,冀州危矣呀.....”
聽到王芬的話,眾人面面相覷,如今勉強能擔任起冀州牧的荀和陳逸不愿意,那么其他人就更加沒有威望。
這樣一來,等王芬死后,冀州豈不是沒有了一位能主持大局的人?
冀州怕是要危險了。
而就在眾人擔憂之際,一直在旁邊沉默許久的韓馥,忽然說道:“袁紹四世三公,威望甚高,且袁本初年輕力壯,有又大才,或許可以接任冀州牧,輔佐天子再造大漢。”
袁紹?
眾人聽到這個名字,一開始還有些疑惑。
可片刻后,所有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是了。
袁紹也是黨人呀。
早在中平年間,他與黨人之間的關系就極為親密。
當初帶兵進洛陽,就是他在黨人的指示下做的,現在也該是到了黨人回報袁紹的時候!
嗯。
自己人,可用!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阿合奇县|
彭山县|
黎城县|
和顺县|
吴旗县|
兴国县|
固原市|
黄冈市|
邻水|
綦江县|
山东|
南皮县|
宁远县|
华池县|
天气|
西乌|
涪陵区|
城固县|
富平县|
溧水县|
天门市|
渑池县|
望谟县|
正安县|
连州市|
天门市|
壶关县|
哈密市|
宜宾县|
金华市|
巴马|
和龙市|
舒兰市|
宜兰市|
浦北县|
德庆县|
宁化县|
达拉特旗|
板桥市|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