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迷惑-《三國之謀伐》
第(3/3)頁
公孫瓚笑道:“那袁紹膽小如鼠,將兵馬全部撤走,此不是一件大喜事是什么?”
田豫皺眉道:“所以將軍就派王門占據了河間王國?”
“他自己讓出來,與我何干?”
公孫瓚把酒杯放下,冷笑一聲:“范蠡曾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此次我奪了河間王國,與幽州連通就更加方便,到時候一旦開戰,我們可以從中山國、常山國一路南下,直取魏郡。”
田豫仔細想了想,似乎這么說也不是不無道理。
袁紹現在分兵南下,又撤回了前線士兵,反而將原本的河間王國與中山國的防線暴露出來,如果徹底開戰,這部分地區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漏洞。
但必須要清楚的是,此地并非只有袁紹和公孫瓚兩股勢力,而是多股勢力糾纏在一起,絕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
首先就是太行山中的黑山賊,盤踞在常山國、趙國等山脈之中,擁眾數十萬。
雖然這數十萬大都是老弱婦孺,真正有戰斗力的精兵比較少,而且內部也有分歧,張燕只是其中實力最大的那一股,有數萬精兵,可如果袁紹拉攏他們,對于公孫瓚的打擊會很大。
其次就是鮮卑和烏桓勢力,常山國和中山國北部地區就是后世的大同和張家口一帶,臨近內蒙草原,中部鮮卑盤踞在并州北部與幽州西部,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東面和南面,與此時的常山國和中山國地區相差不遠,時常侵略南下。
而烏桓部眾則在代郡、上谷、漁陽地區,和公孫瓚最交好的是東部鮮卑,其次就是烏桓部眾,而且跟烏桓部眾還只是其中一部分交好,和另外一部分,比如被他打敗過的丘力居部眾等,雙方時常交惡。
現在公孫瓚在幽州實際控制的區域只有涿郡、廣陽以及漁陽三郡之地,再往東的右北平就是公孫度的地盤,地盤不是特別大,但涿郡廣陽漁陽是幽州最繁華的區域,人口最多,經濟最好,所以能夠控制這些地方,對于公孫瓚來說,壓力不會很大。
然而公孫瓚的兵力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他的本部人馬只有四到五萬人左右,其他還有兩三萬人,是從北面雇傭來的鮮卑烏桓胡騎,這些兵馬是要源源不斷地給錢的,哪怕這些年積累不少財富,也依舊花錢如流水。
如此一來,公孫瓚在不打仗的時候,就會解散這批雇傭軍,然后讓本部人馬駐守在渤海、涿郡一帶。其中渤海兵馬最多,有三萬多人,涿郡只有不到兩萬。
現在情況還好,可那是在指沒有占領河間王國之前。
河間王國是到手了,但地盤太大了,光一個渤海郡加上一個河間王國,已經比涿郡、廣陽加漁陽面積還要大,分兵駐扎的壓力也會隨之提升,到那個時候,地盤太多,反而是一件壞事。
想到這里,田豫馬上說道:“將軍,河間王國地理位置雖然重要,但我們分兵太嚴重,若是此時袁紹忽然襲擾,則難以立即集結兵力反擊。”
公孫瓚頓時笑了起來:“國讓多慮了,你難道不知袁紹已經派出大軍南下,現在洛陽和青州兵馬猶在,他如何敢襲擊我們?如果他要襲擊我們的話,就不是龜縮兵力,而是應該集結兵力,你說對嗎?”
“唔......”
田豫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說,但這確實是事實。
袁紹的一套組合拳確實很具有迷惑性。
先遣使與公孫瓚和陳暮交好,然后撤兵,緊接著再大軍南下。
從表面上來看,完全一副要收縮兵力防御,然后關注點全在南方的模樣。
畢竟打仗不是過家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場大戰拉開序幕之前,光要提前做的準備都要很久。
袁紹兵馬撤出了河間王國,離渤海都隔了二三百里,即便想忽然襲擊,沿途那么多哨卡、堡壘都不是瞎子,不可能給他機會。
因此不管是南方的劉備曹操沮授田豐,還是北方的公孫瓚田豫,都找不出袁紹另有企圖的緣由。
這也是為什么公孫瓚放心大膽地區了河間王國的原因。
他在河間王國確實分了兵,但兵力不多,總共不過一萬人,即便袁紹襲擊,這一萬人能夠拖延一些時間,足夠公孫瓚立即傳令北方,向鮮卑烏桓繼續征兵南下相助。
而且南面還有青州軍馬為援,在戰略上絕不輸于冀州,公孫瓚根本不擔心會有什么意外出現。
“國讓,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公孫瓚問道。
田豫無奈,拱手一禮:“將軍英明,豫告退。”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公孫瓚笑了笑。
田豫確實很聰明,但有時候想問題還是太復雜了。
袁紹退兵,他退一步,自己就進一步。
想突然進攻,那怎么可能呢?
青州軍近在咫尺,洛陽兵馬也在威脅魏郡,即便河間王國一萬人損失殆盡,他也可以立即反應過來,聯合鮮卑烏桓以及青州軍進行抵抗。
袁紹已經派了八萬人南下插手汝南戰場,冀州兵力只有十多萬人,與洛陽青州加上自己的兵力差不了多少,還有什么可懼的?
想到這里,公孫瓚搖搖頭。現在就只需要等到玄德從南方回來了,自己與袁紹之間,必有一戰!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天祝|
会昌县|
来宾市|
安平县|
上思县|
黑山县|
民县|
大姚县|
尤溪县|
剑河县|
揭东县|
拜城县|
河津市|
上栗县|
恩平市|
邵东县|
页游|
抚松县|
湖北省|
平江县|
重庆市|
陇南市|
天津市|
陕西省|
定日县|
临朐县|
郯城县|
宣威市|
河曲县|
班玛县|
岳阳市|
承德县|
太白县|
太和县|
垣曲县|
延安市|
泌阳县|
邯郸县|
汶川县|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