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戲志才說道:“青銅本身就是用銅和鉛合練而成,也許用了其它手段。”

    “不可能,絕地不可能。”

    曹操搖頭道:“銅本是赤黃,煉了鉛之后才變成青色,而青州黃銅亮如金,難道是參雜了黃金在里面?劉備哪來的這么多金?”

    戲志才說道:“明公說的確實有道理,只不過青州現在大肆發行黃銅五銖錢也是事實,讓人想不明白呀。”

    曹操沉思道:“也許是用了某種辦法洗掉了銅的青色,正如鐵原本是黑色,打造后亮如銀。”

    古人對于冶金造詣可以追溯到商周之前。青銅并不是純銅,而是銅錫合金,古人把錫稱之為鉛,比例是錫三銅七,合成出青銅,以此打造青銅器、青銅劍,流行于商周時代。

    自從戰國盛行鐵器之后,青銅器就退出戰爭舞臺。但作為錢幣、禮儀器具、裝飾品以及炊具和家具的意義依舊留存下來。

    特別是錢幣,漢朝的五銖錢就是用青銅制造。

    而青州制造的黃銅幣跟黃金相似,如果是合金的話,那就是用金銅打造,金的價格比銅貴不知道多少倍,再財大氣粗,也不可能這樣做。

    因此曹操完全不相信黃銅幣是某種合金,他更相信黃銅幣應該是通過某種特殊的辦法洗掉了原來的青色,變成明黃色。

    戲志才思索道:“明公的意思是青州并沒有發現大型礦產,只不過是將原來的青銅洗練成黃銅?”

    曹操點點頭:“只有這個可能,不然如果有新的礦產,或者是某些礦合煉而成,從商周至如今兩千余年,之前怎么可能會沒有人發現?我更愿意相信朝廷現在擁有的財產,跟之前差不了多少。”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朝廷的國庫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多,那么朝廷恢復二十級軍功制度的原因在哪里?”

    陳宮說道:“他們就不怕窮兵黷武,最終造成如武帝時國庫空虛,國家動蕩的結果嗎?”

    “公臺說的不錯,二十級軍功制度雖然厲害,可花費的錢糧無數,士兵殺一人就得獎賞大量錢幣,殺三人乃至十人功勛累積,足以購置幾十畝良田。”

    程昱也沉吟道:“既然朝廷沒有發現巨量儲備的金銀銅礦產,那是否說明,朝廷這是打算窮兵黷武,強行進軍河南?”

    “我懷疑朝廷想利用二十軍功制度,激勵士氣,盡快奪取河南,穩定關東!”

    曹操說出了他的推測。

    一波流?

    所有人腦海里冒出同一個想法。

    這倒不是眾人腦中出現這三個字,而是大家想的都是這個意思而已。

    當年長平之戰,秦國和趙國都屬于這種打法,兩邊都勒緊了褲腰帶,比拼雙方國力,最終趙國慘敗。

    那么河南有什么值得朝廷花那么大代價的嗎?

    谷湟

    有!

    整個關東地區,以河南和河北最富庶,如果能夠把河南迅速拿下,手握整個華北平原,將處于不敗之地。

    到時候再修養幾年,立即能夠恢復元氣。

    屆時江東、荊州、益州之地,因為整體實力不如中原,遲早要被吞并。

    “打仗打的就是國力。”

    戲志才沉聲道:“朝廷這是打算舉國之力討伐河南。”

    曹操覺得很有可能,立即說道:“若是如此,我只要堅持一下,是不是意味著朝廷會處于崩潰狀態?”

    “這就要看朝廷的這三年積攢了多少底蘊了。”

    戲志才回答道。

    眾人頓時陷入了沉思。

    郭嘉保持沉默,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說過話。

    其余人則是在想,朝廷真的打算窮兵黷武的話,他們堅持多久能讓朝廷崩潰?

    要知道即便是漢武帝,靠著文景之治七十年給他打的底子,也因為幾次大戰差點鬧得國家崩潰,完全是靠四處鎮壓強撐著才沒有讓前漢提早敗亡。

    后來王莽篡位,未嘗沒有漢武帝窮兵黷武留下的后患。

    而當今朝廷是從大亂中建立的,底子薄弱得可憐,即便青州靠著海鹽之利而富庶,可再富庶能撐多久?

    打仗拼的就是財力,本身就那么大一個攤子的情況下,依舊要窮兵黷武,選擇二十級軍功制度獎勵士兵,強行提升士氣,那么一旦戰事吃緊,遲遲拿不下敵人,耗費的就是朝廷的財力。

    漢朝的金銀銅礦產量是很有限的,銅礦產量最高,大漢十三州,各郡或多或少都有。銀礦產量最少,只有永昌郡的朱提產銀,位置是在后世云南昭通一帶。

    諸葛亮曾經說過“漢嘉金,朱提銀,采之不足以自食。”。

    因此銀子作為貴金屬,幾乎毫無流通價值,并不是說它不能流通,而是它的產量太低,屬于有價無市,少得幾乎沒辦法拿來當做貨幣,只能用銅錢購買來制作銀質飾品。

    所以雖然漢朝的官方貨幣是五銖銅錢,但銀和絲綢絹帛一樣,由于它的價值較高,民間就用來以物換物,幾乎等同于錢幣。

    金也是如此。

    漢朝金的產量比銀還高一點,因為從春秋戰國到漢朝的所有史書記載,大型銀礦只有云南有,而大型金礦則有好幾處,如益州、荊州、揚州、淮北等地,都有大型金礦的記載。

    這些地方換成后世地圖就是四川、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以及福建一帶,幾乎都處于南方,北方完全沒有任何大型金礦的記錄。

    正因為如此,西漢時期,王公貴族們才有大量的黃金首飾作為隨葬品,如海昏侯墓光出土的黃金就達120公斤以上。

    但問題是這些金銀礦目前都不在朝廷的控制范圍內,朝廷要想利用金銀發財不現實。

    銅礦北方倒是有,然而漢朝的主要銅礦也都處于淮河長江流域以及四川一帶,北方的銅礦屬于中小礦,產量不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密山市| 法库县| 界首市| 禄丰县| 锦州市| 若尔盖县| 介休市| 靖安县| 陆良县| 巍山| 朔州市| 德清县| 潮安县| 萨嘎县| 彭阳县| 松原市| 宁远县| 遂溪县| 新野县| 江都市| 方山县| 景宁| 元氏县| 曲松县| 万盛区| 德化县| 通渭县| 修文县| 扬中市| 亚东县| 威海市| 永顺县| 论坛| 沅陵县| 尉犁县| 永丰县| 聂荣县| 镇江市| 防城港市|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