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同時他也清楚這些動向滿不過近在咫尺的曹操,因此放出風聲說要去進攻漢中,沒有任何針對河南的意思。
曹操或許不會上當,也在暗中做準備工作,可陳暮絕不會像袁紹那么拖拖拉拉。
說出兵就出兵,直接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唯一的好消息是曹操屬于家門口迎敵,所以得知劉備出兵之后,他勉強可以迅速做出部署,朝廷大軍殺過來還要點時間,好歹能讓他不至于一點準備工作都沒有就被打到家門口來。
現在雙方都在搶時間,朝廷軍隊需要迅速進攻兗州境內,將曹操的主力消滅,把整個河南納入自己的地盤。而曹操也需要進行抵御,不能浪費一丁點時間。
因此即便是知道將士們饑渴難耐,他也必須要讓將士們忍一忍。
只不過這種忍法容易出問題,可能會導致士兵們大規模中暑,夏侯惇勸說道:“孟德,我就怕將士們染疾,即便是到了官渡,也沒力氣抵御敵人,一旦朝廷進攻,恐怕難以抵擋。”
曹操多年帶兵,自然清楚這個問題,扭頭問熟悉附近地形的軍侯道:“此處最近的河流是哪一條?”
“北面的鴻溝水,距離此地約七八里地。”
軍侯指著北面道。
曹操搖搖頭:“不行,往北這不是繞道嗎?西面沒有河流了嗎?小河就行,讓將士們歇歇腳,喝口水。”
軍侯答道:“原來這附近倒是有一些小河,但這幾年不是多有旱災嗎?天下大亂后,人都跑光了,沒人疏通水渠,大河的水位下降,原來的水渠或者從山里流出來的小河基本都干涸了。”
“這幾年天氣確實變得越來越古怪,夏天更熱,冬天更冷。每到夏冬時節,熱死凍死的人不計其數,孟德,現在剛好是夏秋交替,我擔心會有士兵受熱病死啊。”
夏侯惇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他不知道是小冰河時期在影響天氣變化,只知道這世道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他當太守也知道各地百姓十分艱難。
谷愼
曹操沉吟片刻,舉目四望,遠遠地瞧見官道左右樹林茂密,一片片起伏不定的小山郁郁蔥蔥,腦子快速轉動,計上心頭,指著前面說道:“告訴將士們,這周圍沒有水源,不過前面有片梅林,到時候可摘梅汲汁。”
“梅子汁?”
夏侯惇忍不住吞了口口水,光想象那梅子汁的酸味,口水就不停地冒。
“傳令,明公說前方有梅林,可摘梅汲汁!”
一群群傳令兵立即出發。
將士們聽到前方有梅林可以吃梅子,一想到梅子的酸味,口水哇哇地流,一下子就不覺得口干舌燥了。
于是大軍順利地前進,在天黑之前入駐了官渡河畔,開始修繕工事,做戰斗準備。
而劉備大軍則是在數日之后才抵達官渡,畢竟從洛陽到官渡有兩三百多公里,而曹操到官渡則只要一百公里,二者距離自然是曹操更近。
抵達之后,劉備一邊安排人修建營寨,準備工事,一邊與賈詡、董昭、毛玠、王脩、邴原、孫邵、崔琰、王朗、國淵等一部分內閣臣子以及諸葛亮、徐庶、龐統等中低級參謀來前線觀望。
就看到河對岸曹軍旗幟招展,營寨林立,大量士兵正在挖建溝渠,興修防御工事。沿河兩岸的地形對劉備攻勢很不利,因為都是土制柔軟的泥沙,馬蹄容易淹沒進去。
更遠的地方森林茂密,有起伏不定的山巒以及一些湖泊、沼澤,周圍水草十分豐茂,數條河流縱橫交錯,河道十分寬闊,大軍想要過河不太容易。
“陛下,官渡河乃是鴻溝水的支流,除了此河以外,附近還有陰溝水、濮水、濟水、蒗蕩渠等河,地形復雜,沼澤湖泊眾多,不利于行軍。曹操選擇此地阻攔我軍,應該便是看中了此地復雜的形勢。”
毛玠乃是陳留平丘人,平丘就在封丘的東面,離此地不過百里,也算是熟悉周圍地形,知道周圍的地形非常復雜,曹軍在河對面阻擊他們,就是想利用這里淤積的泥沙進行攔截。
劉備拿著望遠鏡四下觀望,說道:“此地可有什么辦法繞過去?”
毛玠指著東南方向道:“順著官渡河往東南方,可以到蒗蕩渠,那是戰國時期魏國修建的河渠,是為了給大梁作為運輸糧食的運河而建,那里泥沙沒有像官渡河那么多,但河流更寬一些,想渡河恐怕得要大船。”
“派人沿河四下找找,看看有沒有渡口或者橋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边|
孝昌县|
缙云县|
静宁县|
娄烦县|
大城县|
乌恰县|
思茅市|
丽水市|
体育|
扶风县|
洛宁县|
孝感市|
渭南市|
长垣县|
定州市|
岐山县|
吉林省|
驻马店市|
诸暨市|
邢台市|
无锡市|
筠连县|
内乡县|
定襄县|
通海县|
聂荣县|
富阳市|
普安县|
会理县|
永州市|
盱眙县|
渝中区|
保康县|
襄汾县|
印江|
栾城县|
肥乡县|
京山县|
甘孜|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