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三國之謀伐》
第(3/3)頁
劉備下達了命令。
官渡河在此時名不見經傳,但后來能成為黃河改道之后的河道,就說明它的地理情況很特殊。
實際上它是一條斜向的河流,從西北方向往東南方向流淌,歷史上官渡之戰的時候,曹軍位置是在西南方,袁紹軍則是在東北方。
這是因為當時曹軍是從許都北上,因此位置必然是在南而不是北。
而此刻劉備軍卻處于西南方,曹軍在東北方。
這是因為曹操的位置是在東方的濟陰,劉備是從西面往東進攻,雙方的位置自然是攻守易換。
不過區別并不大,官渡河乃是一片荒丘,河流兩畔泥沙淤積,沙土非常多,從戰國時期,這附近就有魏國都城大梁,導致河流兩岸水土流失嚴重,土壤結構松散。
按照《三國志》記載,歷史上袁紹聚沙成寨,營盤浩浩蕩蕩數十里。雖然曹軍人少,可以渡河進攻,但曹軍占據有利地形,讓他久攻不下。
而現在形勢對于劉備來說要好很多,畢竟沒有給曹操那么久的準備時間,營寨必然不像歷史上那么堅固,應該可以一戰。
劉備抵達官渡之后,迅速命令士兵同樣安營,他的兵馬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多,只有四萬人,這其中一部分是北軍另外一部分則是南軍,除了留守一萬人以外,剩余的三萬南軍則被陳暮帶著,從潁川襲擊陳留。
當然。
曹操的兵馬更少,他攏共也就五六萬人馬,當年在沒得徐州之前,曹軍只有兩三萬,這些年經過治理,再加上淮北占城稻已經推廣十余年,兗州和淮北人口逐漸恢復,他才擴軍到現在。
隨著劉備大軍來臨,曹操也做出了部署。差不多六萬人,自己只帶了三萬人抵達官渡,其余三萬人則分布在北面防線,抵擋冀州過來的朝廷兵馬。
所以目前的情況是劉備主力部隊四萬,對陣曹軍主力部隊三萬。同時陳暮在南面還有兵馬北上,合起來應該是七萬。
而為了防止南軍和北軍調動之后司隸空虛,劉備從河內調回來一萬人馬駐守。
這樣司隸就留守兩萬人,青州與徐州那邊合兵七萬,留下三萬人防御可能存在的江東來襲,四萬人從徐州進攻山陽。
冀州駐守的總兵力是五萬,后方還有一些郡兵,留下兩萬人防守沿河一線,由張遼一萬多萬勝軍,高順五千陷陣軍,以及黃忠和徐榮各一萬人馬,總計接近四萬南下。
這樣的話三路大軍,洛陽這邊是出兵七萬,青徐合計四萬,冀州不到四萬,此次進攻兗州的總兵力已經接近十五萬,劉備朝廷差不多是傾巢而動。
畢竟目前整個關東地區,朝廷的兵力基本維持在二十四萬左右,這還是已經把南陽張繡的兩萬人和兩三萬地方郡兵都算進去了。
如此就意味著洛陽、冀州、青州以及徐州四地加起來留守的軍隊,只有八萬人,后方算是比較空虛的。
但跟歷史上官渡之戰不同。
官渡之戰曹軍總兵力其實超過十萬,但曹操只能帶三四萬人北上迎敵,那是因為劉表和孫策在后方搞事,威脅許都,同時袁紹兵分三路,從司隸以及青州東西夾攻。
曹操迫不得已,南面要部署兵力防御劉表孫策,東西兩面又要防止袁紹夾擊他的兵力,因此才導致他只能帶三分之一的兵力北上。
而現在可沒有人威脅劉備的后方,幽州平定,關中有關羽,劉表被張繡卡住脖子,孫策更是離得天遠。
唯一可能威脅他的就是并州的呂布,也被張飛在河東看住,因此后方無憂。
這種情況下,劉備自然可以選擇大軍南下。
正如袁紹搞定了公孫瓚之后,北方已經沒什么勢力可以威脅到他后方,因此才可以帶十多萬大軍,幾乎一半的兵力去跟曹操硬拼。
雙方抵達官渡,都沒有第一時間開戰,而是原地修繕營地,準備防御工事。
但暗中交鋒,卻一直不斷。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朔州市|
万山特区|
德保县|
深水埗区|
郧西县|
封开县|
宜丰县|
大石桥市|
鸡东县|
巢湖市|
北宁市|
鞍山市|
高碑店市|
略阳县|
德安县|
大埔区|
景德镇市|
朝阳区|
合山市|
扬州市|
措勤县|
永胜县|
尚志市|
元谋县|
育儿|
浦城县|
灵武市|
来安县|
会东县|
霍城县|
射阳县|
周宁县|
浦北县|
邻水|
宽甸|
房产|
即墨市|
朝阳县|
汪清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