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謀劃西察合臺汗國-《武之天晶輪回》
第(1/3)頁
第31節謀劃西察合臺汗國
這場中原武林和元庭的決戰,在經歷了長達半年有余,終于落下帷幕。雖說最終的結果是中原武林小勝一籌,但單看雙方的損失,卻是誰都沒有討到半點便宜,可謂是兩敗俱傷。
至此,雙方都無力再戰。元庭不得不將僥幸生存的邪道高手接回,默默的舔著傷口。中原武林也同樣無力再戰,紛紛將門人召回,開始休養生息。
而說起來,這場戰爭的最大得益者,還要屬汝陽王了,他所派出的高手,雖然都受傷不輕,但不論怎么說,卻是成功活了下來。再修養個一年半載,也就沒什么大礙了。想想看,在元庭招攬、供奉的邪道高手損失大半的情況下,即便眼下還看不出,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汝陽王府的話語權,必將越來越重。
這場大戰雖然結束了,但謝無忌遷移漢民的計劃仍在繼續,即便莊錚等人也在這場大戰中受傷不輕,需要安心養傷,但各行省的五行旗分壇仍可自行其是,當然也可以從旁協助執行遷移漢民的計劃。
元庭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經過了這半年多的時間,他們的大軍早已準備完畢。說起來,元庭也從來就沒有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些邪道高手的身上,早就在三個月前,各行省的大軍就已集結完畢。如今大戰落幕,元庭的大軍,自然也就派上用場了。
消息傳到了東察合臺汗國,面對這種嚴酷的局面,經謝無忌和劉基的商議決定,命五行旗各省的分壇,提前發動起義,以此來鉗制元庭蒙古鐵騎的兵鋒。不過,如此一來,遷移漢民的計劃,就不得不放緩了。兵荒馬亂,再想繼續遷移漢民,操作起來的難度,必將直線上升。
謝無忌的命令傳回中原,五行旗立刻行動起來,短短一個月之內,就在七個行省豎起起義的大旗。立時間,當地的仁人義士,還有那些走投無路的貧苦百姓們,積極響應,踴躍參與。這使得這七個行省的義軍,很快就形成了規模。
而接下來局勢的發展,也并沒有出乎謝無忌等人的預料。五行旗在七個行省的起義壯舉,就像是點燃軍火庫中的zhà yào桶,瞬間將原本就暗流涌動的中原大地瞬間引爆。整個中原大地,狼煙四起,無數仁人義士,揭竿而起,矢志反抗蒙古人的bào zhèng,推翻元庭的統治。這股起義的浪潮,就好似點點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一發不可收拾,再無可阻擋。
面對這等嚴酷的局面,元庭自是高度緊張,全副心神都被牽扯了過去,緊急調配兵馬,四處平亂,再沒有精力關注其他。想當年,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麾下的蒙古鐵騎,可謂是無敵于天下,是何等威風,何等霸氣。時至今日,蒙古鐵騎雖早已不復當年的無敵之姿,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破船也還有三千釘,這些年下來,當年的蒙古鐵騎就是再被如何腐化都好,多多少少底子還在,戰力大減是不假,但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更何況,各地的義軍雖然聲勢浩大,但大都是由一群饑民所組成,更未經過任何正規系統的訓練,又能有多少戰力可言?是以,雙方初一交鋒,各地的義軍便被元庭大軍打得潰不成軍,被壓制的完全抬不起頭來,損失慘重。
戰局如此不利,遠在東察合臺汗國的謝無忌等人,卻并不感到意外,若元庭真是如此不堪,那才是怪事,更早就被推翻了。并且,謝無忌等人相信,這等失利的局面,必定不會持續太久,很快就會有新的轉機出現。
果然,在經歷起初的失敗,各地義軍的首領,立即轉換策略,不再去與元庭大軍硬碰硬,而是與元庭的大軍打起了游擊戰,將“敵進我退,敵退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游擊戰的指導性方針,發揮的淋漓盡致。如此博大精深的戰術,自然是出自謝無忌的手筆,早在他命五行旗起義之時,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當然會留下了后手。而正是五行旗所領導的義軍,先行采用此種戰術,不僅避免了重大的損失,還讓元庭大軍疲于奔命,所收到的效果卻又微乎其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县|
阿鲁科尔沁旗|
陈巴尔虎旗|
夏邑县|
巴塘县|
昌都县|
青川县|
嘉鱼县|
高密市|
师宗县|
新安县|
鄂托克旗|
正阳县|
沙河市|
新源县|
胶州市|
循化|
克拉玛依市|
阿合奇县|
炎陵县|
花莲市|
遂川县|
阿克陶县|
吴江市|
大连市|
连江县|
横峰县|
陕西省|
临城县|
调兵山市|
三门县|
茌平县|
兴山县|
中江县|
永州市|
泰来县|
三门县|
荣成市|
远安县|
江源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