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刀未鍛-《刀籠》
第(1/3)頁
流周回,綱紀滅,九龍藏,威神至。去復來,日月食。
東乾洲,山南道,黑山城,官營刀匠行。
鐵錘狠狠砸在粗糲通紅的刀身上,火星子刺溜竄成一線,在鐵砧子點亮,裹黑,凝成灰,散成沫。
刀身在捶打的過程中不斷反轉,沒有一絲裂痕,‘叮叮當當’的聲響連成一片,沒有一絲間隔,濃霧中,戚籠眼皮子瞇成一條縫,面無表情,只在刀具淬水的過程中,微有轉動。
‘刺啦~~’
碧綠色的煉刀水與粗胚刀身漸漸產生奇特的物理變化,刀鋒變薄,刀身變綠,刀背上的弧度越發明顯,紋路似是悼文。
終于,隨著戚籠深深吐了口氣,上半身的毛孔上,汗珠子掉落如抖珠,青筋掩入皮層深處,這口碧煉刀,總算是成了。
武人廢刀,勁力勃發,一場戰事砍斷幾把刀很正常,好刀難尋,這成了武行共識;好在軍中會些把式法術的道人們有些門道,把道家煉劍法跟鍛鐵手藝雜糅在一起,燒制粹鐵液,煉出一種獨特刀器,先天境的武人都耍的順手,尤其能夠量產,這比什么天才地寶都管用。
刀名碧煉,是黑山城量產的軍械刀具之一,比尋常鋼刀更韌、更輕盈,斬人無風聲,很受軍中猛卒的歡迎;哪怕黑山城是公城,不受軍鎮直管,也被城內后勤總管李伏威勒令三月之內鍛刀五十口,少一口砍他們二十六位鍛匠的腦袋。
誰都知道這是屁話,沒他們這些手藝純熟的鍛匠,那位總管老爺拿什么走私軍火,但是挨上幾十鞭子也是不爽利的。
“二哥,總算湊齊了五十把好刀,那徐狗賊找不來茬了?!?
趙牙子討好性的把抹了羊油的毛巾遞上來,戚籠胡亂了抹了把臉,一層烏亮亮的油漬被抹了下來,道人煉丹有鉛毒,配方改了,味還是那個味兒。
抹去丹灰的戚籠高高瘦瘦,有著山南道少見的白皙皮膚,看上去是個極干凈的年輕人,溫和、平靜。
“老爺子今個兒不在吧?”
戚籠隨口問了句,將掛在墻上的袍子胡亂套上,走到門口,鍋架上燒的八成熱的雞湯‘滋溜’一口,燙嘴滾喉嚨,一股熱氣頓時從胃部舒展到四肢百骸,腰上繃的破弦總算沒斷掉,但依舊是骨頭軋骨頭的刺痛。
“師傅今早去城里采辦。”
“那我也溜號了?!?
戚籠頭也不回的擺擺手,門一開,冷風穿體,不自禁的打了個寒噤,吐了口肉眼可見的白氣,門內火煙滾滾,門外大雪紛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盐池县|
盱眙县|
玛多县|
祥云县|
邹城市|
石楼县|
密山市|
贡觉县|
大连市|
定边县|
丹棱县|
巴彦县|
景宁|
邹城市|
德江县|
阿拉善右旗|
子长县|
依兰县|
保靖县|
汉源县|
福海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宾阳县|
西平县|
普定县|
兴仁县|
府谷县|
斗六市|
芮城县|
涡阳县|
云浮市|
白水县|
惠水县|
囊谦县|
汤阴县|
松溪县|
济阳县|
泰和县|
米泉市|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