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看誰不順眼就打誰-《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3)頁
“好處和壞處?”徐光啟在一旁接過話頭說道:“我全都不想要。”
說這句話的時候,徐光啟臉上的表情并不是很好看。
對于現在的徐光啟來說,朝廷上下什么事情都沒有就最好了,這樣就什么都影響不到自己,平平穩穩安安靜靜的就最好,自己就可以按照現在的模式繼續發展。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只要繼續發展,自己的實力只會越來越強大,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全都能夠做成。
可是現在出了貶孟子抬荀子這樣的事情,朝廷上下輿論翻騰,大家都在爭奪,反而對自己并不是十分有利。
“現在事情這樣了,我們也只能選擇好處更多的。”李之藻說道:“事實上我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我們只能選擇支持黃克纘。如果不支持他,事情恐怕會變得更麻煩。”
一邊的沈庭筠也點了點頭說道:“的確如此。我們之前靠什么上位的?”
“是李贄的學說,是陛下信任李贄的學說。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陛下不反對黃克纘在做的事情,也就是說陛下不反對荀子的學說。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反對,陛下會怎么想?”
“陛下是不是會覺得我們和之前那些人一樣?如此,我們就沒有存在的根基了。所以看似有選擇,其實我們沒選擇,只能支持黃克纘。”
“把孟子換成荀子……”徐光啟喃喃地說了一句,隨后嘆了一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我們怕是會背上罵名的,一旦事情敗了,恐怕會遺臭萬年。”
“那就把事情做成!”一邊的李之藻咬著牙說道。
“那也不必如此。”沈庭筠笑著寬慰眾人:“我們讀書做人做事,所求的不過是問心無愧。如今為了大明,我們聲名受到一點損失不算什么。即便是事情失敗了,我們遺臭萬年,我們也聽不到了。”
看了一眼沈庭筠,徐光啟指了指他,笑著說道:“多大年紀了?還是如此的促狹。既然如此,那我們也別等了,直接上題本支持黃克纘吧。”
“我覺得你還是要等一等。”沈庭筠沉著臉說道:“你和我們不一樣,你現在是內閣次輔大學士,所以你不能出事。而且你今日的這個地位。還是先不要表態的好。”
一邊的李之藻也點了點頭說道:“事情才剛剛開始,局勢還不明朗,內閣里面的幾位大學士也不知道是什么態度,所以你也不著急表態。”
徐光啟想了想,點點頭贊同道:“行,那就聽你們的。”
朱由校最近很無聊。
題本他不想看,因為沒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全部都是噴黃克纘的,所以朱由校覺得看不看沒什么太大的意思。
至于去上早朝,那就更不可能了。現在這個時候去上早朝,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氣死了呢。
搞不好就有誰在金鑾殿上給你來一個撞柱子證道,到時候怎么收拾?
索性就不上朝了,愛怎么樣怎么樣吧。
于是朱由校就空閑了下來,比較無聊。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校也不是沒事干。他開始和戚元輔的千牛衛一起訓練。
當然了,朱由校的訓練量是肯定比不上千牛衛那幫精英的,但是鍛煉鍛煉身體還是感覺很舒服的。
雖然朱由校的身體自從上次感冒后虛了挺長一段時間,但是勝在年輕,恢復力比較好。
除了他們一起訓練鍛煉身體之外,朱由校還開始和戚元輔一起研究新的戰法,或者說是新的訓練方法。
主要就是朱由校把后世的一些東西拿了過來,比如小隊協同作戰、特種作戰,又比如兵種分類。
這些東西有的朱由校比較懂,有的他也是知道一個大概。但是也無所謂,他身邊有一個戚元輔在。
雖然戚元輔在歷史上并不是很有名,遠不如戚繼光和戚金,但對他們家的訓練方法還是很了解的,對鴛鴦陣也知道的很清楚。
這對朱由校來說就足夠了。于是兩個人在一起鼓搗,結合后世的一些東西,加上現在戚家軍所用的一些東西,開始不斷的嘗試和試驗。
他們想要尋找一種全新的戰法,兩個菜鳥在一起研討倒也是樂此不疲。
如此一來,朱由校的日子過得也還算充實,每天都興致勃勃的。
“皇爺,”陳洪走到朱由校的身邊,輕輕的開口說道:“內閣大學士徐光啟求見。”
聽到陳洪的話,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讓他進來吧。”
時間不長,徐光啟就從外面走了起來。
朱由校讓人搬了一個凳子,擺手示意行禮的徐光啟過來,笑著說道:愛卿還是坐下說吧。”
“臣謝陛下。”徐光啟連忙答道,然后躬身坐了下來。
等到徐光啟坐下之后,朱由校才溫和的笑著說道:“愛卿在這個時候過來,可是有什么事情?”
“回陛下,臣今日過來,是想和陛下說一下皇莊的事情。”徐光啟連忙說道。
聽到徐光啟提起這件事情,朱由校的心里面才想起來。
說起來這么長時間了,自己還真就把皇莊這件事情給忘了。不過好在徐光啟還在試種,看樣子應該結果不錯。
朱由校笑著說道:“那就說說看吧。”
“是,陛下,”徐光啟連忙說道:“臣春天種下的番薯,長勢很不錯;其他的很多作物種下去之后,也都存活了下來,看樣子是很不錯。至于具體的收成,還要等秋收。”
“不過馬鈴薯,應該很快就能夠有結果了。臣已經在很多地方找過了,大明的其他地方也有百姓自發的種植馬鈴薯。只不過他們的種植并不成規模,產量參差不齊,種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所以臣也不太肯定效果如何。”
“這一次全部都是按照陛下所說的方法種植的,現在看漲勢不錯,前些日子都已經開花了,估計很快就能夠收成了。”徐光啟笑著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所謂番薯其實就是地瓜;至于馬鈴薯,那就是土豆了。
這兩種東西怎么種植,朱由校自然是很清楚的。
土豆需要發芽挖塊,然后再種,這是后世總結出來的方法。
雖然朱由校不知道是誰總結的,也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干,但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只要將這種種植方式摸索出來,就可以推廣出去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大明朝多災多難,糧食一天比一天緊張,災荒一年比一年多。如何讓百姓吃飽肚子,這就是重中之重。
朱由校能選擇的方法并不多,以現在的運輸條件來說,對外掠奪運輸糧食都不現實,那么就只能改善本土的種植。
而想要擴張土地,除非是在南邊發動戰爭,但可能性不太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鄂尔多斯市|
阿拉善左旗|
通河县|
德昌县|
元江|
奈曼旗|
无棣县|
黄山市|
邵阳县|
大英县|
汉阴县|
忻城县|
冷水江市|
南江县|
灵山县|
安远县|
宁晋县|
正定县|
安乡县|
育儿|
高台县|
双峰县|
调兵山市|
巴彦县|
甘泉县|
通州市|
白朗县|
葫芦岛市|
安仁县|
桦川县|
钦州市|
达孜县|
武强县|
阜阳市|
乡宁县|
平昌县|
望都县|
民乐县|
固镇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