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五章罪在何處-《重生東瀛證真君》


    第(1/3)頁

    “花山院家,原先是尊貴的皇室血裔,現在也被法清院家吞并了呀?”

    山本五郎左衛門,有些唏噓。

    日本的姓氏數目超過10萬個,內容更是千奇百怪。

    什么犬養、我孫子、我妻、一二三、三五七、豬股、鬼頭、御手洗(廁所)等等。

    在明治維新之前,普通日本人是沒有姓氏的,只有貴族有姓氏。

    到了1975年,明治天皇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規定所有日本人必須使用姓氏。

    許多普通日本人著急起名字,各種奇奇怪怪的姓氏就冒了出來。

    除了明治維新之前的普通日本人,日本天皇家族是沒有姓氏的。

    他們號稱是傳說中神的后代,所以沒有人間的姓氏。

    不過,日本有個嵯峨天皇,因為生的孩子太多,為了避免財政危機,把一些皇室子弟降為臣籍,賜姓源氏。

    這些人被世人稱為“嵯峨源氏”。

    從此之后,日本天皇覺得子女太多,就把子女將為臣籍,賜姓源氏。

    源氏,成為了日本最重要的貴族之一。

    除了源氏,日本還有平氏、藤原氏、橘氏三個姓氏。

    四個姓氏合稱平安時代的四大姓氏。

    平氏跟源氏一樣,都是皇族分離出來的。

    不同的是,源氏是皇子降為平民而來,平氏是皇族降為平民而來。

    橘氏的開端,則是一個女人,文武天皇的乳母。

    本名縣犬養三千代。

    在年老的時候,因為年紀大,被賜姓氏——橘氏。

    不過,她的丈夫美努王,是皇族出身,前代天皇敏達天皇的四世孫。

    所以橘氏也可以算作天皇家族的分支。

    這四大氏后來又分出了更多的貴族姓氏。

    如鐮倉時代的近衛、鷹司、九條、二條、一條五個姓氏,只有他們才能擔任關白,相當于中國的丞相職位。

    除了這五個姓氏,還有三條、西園寺、花山院、四條、勧修寺、日野、中御門、近藤、遠藤、安藤、加藤、佐藤、齊藤、齋藤、武藤、足利、豐臣、佐佐木、毛利、武田、德川等等。

    武田信玄、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等,追根溯源,都來自平安時代的四大氏。

    花山院姓氏源遠流長,也極為古老。

    在三島由紀夫名篇《花山院》中有這樣的描述:

    “寬和二年,年僅十九歲的花山帝(天皇)退位”。

    按照上皇退位出家慣例,可以稱之為某某院。

    花山帝出家后,自然就是“花山院”。

    如果傳說為真,花山院的家格,就是皇室一支。

    可惜時過境遷,當年顯赫的皇室,早就淪為傀儡。

    神靈遠在彼岸的高天原,難以干涉現世。

    即便見到后代不肖子孫淪為傀儡,也只能忍氣吞聲。

    如今早已是幕府的天下,而幕府也已皿煮了。

    若非如此,花山院淪為法清院家的分家(下屬機構),想必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發生吧。

    日本的主家與分家的關系,與世界其他地方都不同。

    家,不是家庭的意思,而是機構(單位)的意思。

    繼承家名,就是繼承這個體制。

    主家就是上級機構,分家就是下級機構。

    東瀛的家庭,與其他國家的家庭模式,也截然不同。

    在日本的家庭,也是家(機構)。

    一家之主,地位最高,但他必須要養活整個家所有人;

    妻子不出去工作,但必須服飾丈夫,柔順。

    長子有繼承家業之重擔,因此必須從小接受相關教育(子承父業,世代經營。)

    次子不得繼承家業,必須自尋出路(因此往往經商,求學的都是這些人)。

    家即機構,分工明確,等級森嚴。

    日本人確信,每個人都各司其職,處在自己的位置,一切就都會穩定下來。

    這是日本的“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海口市| 博爱县| 富川| 邯郸市| 满洲里市| 岗巴县| 宜城市| 济南市| 开化县| 新余市| 大庆市| 衡山县| 江西省| 七台河市| 乌苏市| 冕宁县| 霍山县| 南投市| 长乐市| 枣阳市| 绥德县| 德惠市| 东台市| 太康县| 阿拉尔市| 海晏县| 文水县| 鲁甸县| 台北市| 清新县| 嘉义市| 岗巴县| 米林县| 绵竹市| 湟源县| 河津市| 汝州市| 文昌市| 德兴市|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