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他們平日里就相互爭斗不休,維持著相互鬻口為貨,掠人為奴婢的傳統;但是一旦有強人手腕將其統合做一處;那就會變成外出寇掠、肆虐地方一大禍患了;在歷史上斷斷續續持續貫穿了上百年,叛服不定的“黃氏洞之亂”,乃至十多年前為南詔所誘的七源洞大首領兼刺史李獨由,引南詔入寇的土人朱道古所在門山部,就是其間最好的寫照。
而如今乘時而起的羅氏大部,顯然亦是其中想要師法先人的后繼者之一。事實上,他這個奉義之名都是前代羅部大人所聘的塾師給起的,取其忠奉節義之義。
但羅奉義并不是天然受人擁戴的長男,也不是前代大人最喜歡的幼子;卻能夠在十幾個同輩兄弟當中,以粗豪的外表和令人鄙薄的做派,脫穎而出乃至笑到最后,顯然不是運氣使然的事情。雖然一貫有所傳說他是被祖神所眷顧的星命之選云云。
這一次他所出身的羅氏大部兼帶那些附庸部眾,攏共拉出三萬洞丁而裹挾西道江沿岸各部,自此號稱五萬大軍的陣容,當然不只是為了寇掠區區幾個州縣財帛子女的胃口而已;按照他那位早年從南詔敗軍中收留下來的謀士段階所言,如今唐廷暗弱而內亂不止,安南海陸困絕又逢內訌,合該是羅部崛起稱據之時了。
更妙的是就像天意使然一般,他的大軍才出得富仙山,就撞上了前來尋找姻親為外援的漢地豪強代表,這就更加師出有名的好辦了。他如此思慮著,就見自己的親都長匆忙越過喝得東倒西歪的人群,而面無表情的給他送過來一封綢布包裹的事物。
“既然有更好的名義,那些人也就沒有用處了。。”
片刻之后羅奉義突然站了起來,露出一個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來。
“都拉出去砍了祭神吧。。”
霎那間紋面的彪悍士卒沖進來,將堂上正在飲宴當中的頭領當中,某些做唐人打扮的給不由分說拖出去,又變成托盤上血淋淋的首級奉了進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和他臉上似曾相識的表情,不由讓某些人想起了多年前尚且年輕而粗壯的他,帶著數十名隨從趕回來闖入病重垂危的部領大人居所,然后將整個莊園變成血色的那一幕。
“喜事啊,真是大喜事了。。”
然后,羅奉義才對者猶自表情各異而沉寂當場的洞主、峒將們,意猶未盡搓著油膩膩的粗短手掌朗聲道。
“是漢家的都護邀我去討賊呢。。”
“祖神保佑,我羅氏大部入主安南的時機已經到了。。”
“凡大河流經之地,漢家的田土,財帛子女盡管取用呢。。”
“大家都可以做刺史、將軍,還有大羅城中的珍寶財貨,等著我們去享用呢。。”
“大頭領完賽,。。。羅王完賽。。”
當即堂下一片歡呼雀躍的叫喊起來。
第(3/3)頁